問題一、產品價格急劇下降,使企業虧損嚴重
南京中電熊貓�2011�4月開始試生產,但由于各種原因,至2011�9月才開始爬坡期,�2012�8月產量達�70K,達到設計生產能�87.5%,預計年底達�80 K的設計產能。但由于面板產品的價格下降幅度很大,而玻璃基板、薄膜晶體管、彩色濾光片等上游產品價格堅挺,所以該公司目前虧損較大,平均生產成本是銷售價的157%。預計達到設計產能后,企業虧損依舊會很大。其根本原因是我國企業沒有掌握上游產品的核心技術,背光板、偏光片、玻璃基板、薄膜晶體管、液晶層、彩色濾光片等,大多數產品均依賴進口;二是六代線以下產品已經產能過剩,行業價格競爭十分激烈。
問題二、無序投資苗頭不容忽�
�2009年開始,城市之間爭上液晶屏生產線的勢頭已經開始蔓延。江蘇、山東和廣東等省的不少城市均有意上馬面板產業,雖然已經有不少項目宣告夭折,但新一輪的投資建設熱潮又在國內蔓延,各地政府紛紛進入液晶面板產業。在城市基礎和產業鏈配套不完善的前提下,各地政府上百億甚至幾百億的資本砸向液晶屏投資,導致無序局面初見端倪。長此以往,將嚴重損害整個國家的液晶產業發展。
問題三、國內企業切入平板上游仍有壁�
掌握了面板資源不一定就取得了行業制高點,這是目前面板產業已經證明的簡單定理,而重復投資更加加劇了惡性競爭。要在產業鏈上取得話語權,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是一個好辦法。但由于面臨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壁壘,國內企業直接跨入平板上游仍有壁壘。
問題四、產業規劃沒有前瞻�
已經立項或上馬的液晶屏生產項目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而目前信產部的總體規劃無從談起。
在這股狂熱的浪潮當中,背后更多的是液晶面板的“GDP快速拉動效應”。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副司長韓俊表示,液晶屏項目是提高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凝聚消費類電子產業鏈的基礎性、戰略性項目,必須重點發展。但是由于投資巨大,其帶來的風險必須進行詳盡的規劃。而城市之間的競爭,使得信產部對液晶屏的總體規劃不易實施,只能由市場決定�
南京液晶面板產業發展展望及對�
南京作為科教強市,同時電子產業、半導體產業基礎雄厚,是發展液晶面板產業的眾多有利條件之一。同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彩電市場,而同時作為制造中心,其勞動成本很低。目前南京以較低世代線(6代線)換取高世代線(10代線)落戶的做法,正是綜合考慮以上各種發展因素作出的較好選擇。因此,發展南京液晶面板產業,要注意幾個方面:
(一)引進液晶屏項目要效仿半導體行業的做法,要抓住龍頭企業,盡快打通整個產業鏈。
液晶面板項目的產業鏈很長,目前上游產品的受制于人,正是產業發展的瓶頸。今年,彩色濾光片項目已經在南京液晶谷落地,同時其他項目也正在積極引進中。只有將上游產品的生產技術消化、掌握,打通整個產業鏈,才能形成聚集效應,使液晶面板產業真正為我所用,得到跨越式的發展。
(二)從全國產業規劃來看,南京應積極呼吁、敦促國家盡早出臺產業發展規劃�
不僅要通過政府途徑,更多的要通過專家、媒體等公眾途徑積極呼吁、敦促國家盡早出臺產業發展規劃,使國家結合產業發展前景,給予重點地區以重點扶持政策,同時限制重復投資的浪費行為,結束目前無序競爭的局靀
中國作為液晶面板的后來者,面臨著資金、技術種種門檻,在各地政府涌動的投資浪潮中,不僅僅需要企業的理性,政府更要在TFT-LCD產業布局上作出清晰的規劃,盡力消除地方利益的投資沖動。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目前,南京液晶產業還在創業時期,初建成的6代線,一開始生產就鐵定是虧損的,主要要靠做大做強液晶產業,通過打通產業鏈向上游產品要利潤,通過10代線的投產增加利潤空間。在此之前,政府要加大財稅、金融、收費等方面的扶持,以及政策環境、投資環境等方面的建設。
目前,中電熊貓雖然獲得了8億多的進口設備退稅,但企業絕大多數流動資金都壓在上游產品的購買上,如長期虧損,其自我供血能力會越來越弱。建議政府在財稅政策大力扶持的基礎上,更要通過引進戰略投資等手段增加企業低成本的、穩定的資金供應,以使企業能獲得渡過難關,全力發展的機遇。
另外,南京在打造“人才高地”的工作中,要特別注重液晶產業方面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采取更加有吸引力的優待政策,儲備足夠的人才資源以供液晶產業發展的需要�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