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變革時代,企業面臨諸多變量影響,商業生態已截然不同。面對劇烈變動的環境,處于市場最前沿的企業家代表委員們聚在一起,“風口”自然成為他們最關心的話題�“創業,就是要做一頭站在風口上的豬,風口站對了,豬也可以飛起來�”這句話在2013年成為流行語。對企業來說�“風口”其實就是方向、是定位,是突破口�
面對增速變緩與技術變革的雙重挑戰,中國企業家怎樣才能戰勝壓力,找到當下最強勁的風口?找到風口后怎樣才能飛起來?怎樣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久?
數十位來自企業界的代表委員齊聚民族飯店,參加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兩會沙龍”。這些企業界大佬此行的主題,正�“捕風”—集體尋找變革時代�“風口”�
�“兩會”沙龍上,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表示,作為傳統制造業,自己的壓力很大,面臨互聯網企業的迅猛沖擊,TCL正在作各種轉型,包括與狼共舞,與一些大的互聯網企業合作,整合各種資源,為用戶提更多、更好的選擇。以下是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講話�
過去幾年大家都很關注制造業。我一直在工業領域集中精力做事,制造業盈利很不容易,去年是年景好,我們賺了近29億利潤,但是,對�850多億的銷售額,平均銷售利潤率只有百分之三點幾。但是,從另外的角度看,制造業又是相對比較穩定的產業,過去十年,除了很特殊的情況,年度虧損也不容易。制造業就是這樣的產業,它是整個經濟結構一個基礎�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過去兩年我們面臨著很大的轉型壓力。我們的主要產品是電視機、手機和家電。過去幾年,電視機、手機快速地從原來的傳統產品轉向智能產品,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電視機、手機成為家庭的多媒體終端、移動多媒體終端�
過去十年,移動通訊快速發展,使得中國的三大運營商成為全球最大的企業之一,它們都有很強大的規模,盈利能力也很強。他們支持了一批應用服務的企業迅速崛起,像騰訊、百度、阿里巴巴�
對傳統企業來說,我們的壓力來自競爭對手增多了。IT互聯網企業開始跳進來做終端產品,像聯想現在做手機,也做電視; 小米也做手機、電視; 還有樂視,也在做電視� 我們產品的毛利已經越來越低�
他們進來后,采用互聯網打法,在產品銷售當中不要求利潤,甚至還貼補。如果我們不跟他玩這一套,我們就會很累,所以,過去幾年我們在嘗試轉型。比如向“智能+互聯�”戰略轉型,在經營好產品的同時,也要把服務能力建立起來。最近發年報時,我們把這幾年做的一些思考和準備做了梳理,發布了我們向智能和互聯網轉型,以及建�“產品+服務”的商業模式�
接下來我們會按照這個戰略不斷地向前推進。在這個領域我們會和IT大佬、互聯網大佬合作,剛剛進來的李老弟(百度CEO李彥�),我們在智能電視上就與他合作了一把�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