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裝置在2018年市場規模將衝上190億美元、較去年增加超過13倍,不過美國市場調查機構尼爾森表示,雖然有半數美國人都有興趣購買穿戴式裝置,現有穿戴式裝置售價過高,也讓有能力與興趣購買者以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年輕人為主,穿戴式裝置供應商應該要重新思考定價策略,才能讓穿戴式裝置市場擴大。
在蘋果將推出穿戴式裝置的傳言不斷下,雖然穿戴式裝置前年才開始吸引市場的注意,但穿戴式裝置市場方興未艾,根據市場調查機構Juniper Research資料顯示,穿戴式裝置市場規模去年為14億美元,預估在2018年將衝上190億美元。
尼爾森則表示,美國有高達7成消費者知道穿戴式裝置是什麼,而且在知道穿戴式裝置為何的消費者中,又約有15%實際上已是穿戴式 裝置的用戶,而用戶中最愛的穿戴式裝置首推以健身為主的智慧手環,其次才是智慧手錶。不過,目前穿戴式裝置售價過高,穿戴式裝置必須要調整售價、同時突破只有手環與手表的外觀限制,才能讓更多的消費者愿意購買穿戴式裝置。尼爾森表示,全美有將近一半的消費者在近期內有興趣購買穿戴式裝置,不過在有興趣的消費者中,有高達72%的消費者希望穿戴式裝置價格能夠降低,62%的消費者則希望能看到手環與手錶以外的穿戴式裝置。(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吳筱雯/臺北報導)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