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OLED,以色彩艷麗、輕薄、省電、可塑性高等特性,在電子設備上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為了追求更加纖薄的機身和卓爾不群的顯示效果,以及更長的待機時間等,OLED顯示技術被廣泛應用在移動智能終端。目前,在OLED顯示技術上具有領先優勢的是韓國企業,三星以超過95%的市場占有率雄踞榜首,有能力制造出和TFT-LCD分辨率相當的高清晰顯示屏�
除了在小尺寸屏幕上的應用,大尺寸OLED也開始新一輪的快速發展,OLED電視產業化進程逐漸加速。幾年前日本索尼只能推出11英寸的OLED電視,而如今LG已經推出55英寸OLED電視,CITE 2014上,我國整機企業長虹、創維等企業紛紛推出國產品牌的OLED電視,國產面板企業京東方、華星光電也展示了自主研發的30英寸以上OLED面板�
伴隨三國四地以及多個跨國企業的巨大投入,OLED隨后幾年將繼續得到快速發展。然而,由于技術路線、產能和良率等問題,OLED的大尺寸應用受到較多質疑,有人認為經過優化的液晶電視在色彩飽和度、清晰度、對比度,可視角度等方面已經非常優秀,與OLED顯示不相上下,大有取代OLED顯示的趨勢,有人則認為大屏OLED顯示屏成本高居不下,未來發展前途未明�
以上兩種觀點雖然都是目前存在的事實,但是卻忽略了其背后的客觀原因。OLED是公認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卓越的圖像表現能力僅是其優勢之一,作為固態發光顯示,在柔性、溫度適應范圍、節能等方面也存在得天獨厚的優勢。價格方面更是如此,任何新技術新產品剛進入市場時,都是價格高的�10年前的液晶電視的價格同樣也使普通消費者難以問津,產品和市場的成熟需要時間的考驗,隨著OLED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隨著關鍵材料和制備工藝的突破,OLED良品率低和價格高的終將得到解決�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