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LG、三星、創維之后,康佳、長虹也將于今年5月在中國市場推出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電視。LG Display(LGD)全球推廣總裁崔東元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參與的廠家增加,OLED電視價格將逐漸降低,“預計明年中期會有明顯下降”。
崔東元告訴記者,LGD的第一條OLED電視面板生產線已經投產,每月產能是8000片玻璃基板;第二條生產線還在建設,計劃今年下半年投產,每月產能26000片玻璃基板。合起來,LGD將具備每月34000片玻璃基板的OLED電視面板產能。“每片OLED玻璃基板,可以切割6塊55英寸OLED電視屏。”按崔東元的說法,這意味著LGD若產能全開,每月能提供近20萬片55英寸OLED電視用面板。
崔東元說,現在LGD的OLED電視面板的良品率已經提升至七成,未來將繼續提升,隨著產量的提升,價格也將下降。
OLED電視雖被公認為下一代電視,但是,昂貴的價格一直是制約OLED電視普及的最大障礙。因此,三星、索尼、松下等均已放緩了OLED電視市場化的進度。但是,LGD依然力推OLED電視。
技術好,不代表市場最終的成功。PDP(等離子)電視就是前車之鑒,因為PDP產業鏈太封閉,最終競爭不過產業鏈高度開放的LCD(液晶)電視。目前,LGD是全球唯一的OLED電視面板供應商,但也深知“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所以,在昨天下午的OLED屏推介會上,創維、康佳、長虹、海爾的代表也受到邀請。此前,創維已經透露將于“五一”批量上市55英寸OLED電視。
康佳廣州分公司總經理胡建平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年“五一”前,康佳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旗艦賣場,也會上市55英寸的OLED電視。“廣州只在新一城國美門店、維多利對面的蘇寧門店賣,售價還沒最終定下來。”
長虹廣州銷售分公司市場總監王方明也向本報記者透露,5月中旬,長虹55英寸OLED電視也將上市。“上市方案還沒定下來,可能在廣州天河某家旗艦店,因為到貨少,只有一兩臺,作為展示。價格不到4萬元。”
海爾彩電廣東省銷售總監周永哲則說,海爾的OLED電視已經開發出來,但上市時間還沒定。由于現在OLED電視的市場份額還很低,是否推廣、何時推廣OLED電視,海爾總部還在觀望。
據Display Search的數據,到2015年,OLED電視的出貨量將達到26萬臺;到2016年,OLED電視的市場規模將達80萬臺;2017年將進一步提升至150萬臺。
Display 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向本報記者分析說,盡管LGD第二條OLED電視面板生產線計劃今年下半年投產,但計劃不是產出的面板數量,現實的產量還受到良率的影響;其次,即使良率上來,還要看市場的接受程度。
張兵預計,2014年全球OLED電視的出貨量不會超過10萬臺,“OLED電視市場化進度慢于此前預期,這一判斷沒有發生變化。”
對于LGD拉攏創維、康佳、長虹形成OLED電視推廣聯盟,張兵認為,因為TCL、海信與另一面板巨頭三星合作比較緊,所以暫時沒有加入OLED電視陣營;而索尼、松下等日本品牌在國際市場上,與LG是直接的競爭對手,所以LGD目前也沒有把日本品牌“拉進來”。
“現在OLED電視面板良率超過50%,有機會實現一定數量的商業化。”張兵分析說,如果良率達到70%,55英寸OLED電視面板的成本可以做到2萬元,中國品牌現在推OLED電視“有錢賺”。
盡管OLED電視的聲音在加大,但是張兵認為,就算2017年OLED電視全球銷量達到500萬臺,在全球一年2億多臺電視銷量中,也只有2%的份額,離普及還有很大距離。
群智咨詢研究總監李亞琴認為,即使國內55英寸OLED電視放到29999元的價位,一則有的55英寸液晶電視價格已經做到4000元以內,OLED電視與液晶電視的價差依然明顯;二則LGD的OLED電視面板供貨量有限。“今年國內OLED電視銷量會在10萬臺以下。”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