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技術國際學會“16th International Display Workshops(IDW '09)”有機EL相關會議上有兩篇關于“白色有機EL+彩色濾光片”方式面板的論文發布,吸引了與會者的關注。其中,臺灣統寶光電發布了采用RGBW像素的頂部發光方式低溫多晶硅(p-Si)TFT有機EL面板(論文序號AMD4/OLED4-1),半導體能源研究所發布了由通道蝕刻型簡單結構的IGZO(In-Ga-Zn-O)TFT驅動的326ppi高精細有機EL面板。尤其是半導體能源研究所在開發者見面會上展出的面板和大尺寸TFT底板,備受關注。
面板性能參數如下:
畫面尺寸 3.4英寸
像素 QHD(960×RGB×540)
像素間距 78μm×78μm
RGB彩色濾光片的間距 26μm×78μm
精細度 326ppi
開口率 27%
像素電路 2個晶體管和1個電容器
彩色顯示方式 白色有機EL+彩色濾光片矩陣
有機EL發光結構 底部發光
驅動電路 掃描側和數據側均內置在TFT中
如何利用通道蝕刻型結構確保的IGZO TFT特性和穩定性?這個問題備受關注,不過此次并未公布鈍化條件這一關鍵技術。TFT底板上的面板配置間隔之所以大,是因為利用小型蒸鍍機形成了有機EL,并未限制TFT側。包括彩色濾光片的圖案在內,光掩模共12張。由于這是326ppi的高精細面板,用肉眼幾乎無法辨別像素,盡管雙晶體管電路未特意補償斑點,不過看不出斑點,并且還確保了TFT的均勻性。此次,利用600mm×720mm的大尺寸TFT底板成功試制了基于IGZO TFT的有機EL,雖然占據面積稍大,但內置了QHD(960×540像素)面板的數據驅動,意義非凡。
無源矩陣型有機EL面板方面,德國Saarand大學發布了采用能量回收技術、節省布線充放電所消耗的電力以降低耗電量的面板。
有機EL材料方面,美國Universal Display(UDC)發布了大幅改善可靠性的新型綠色磷光發光材料(論文序號OLED1-3)。色度為CIE(0.33, 0.62),無共振結構,效率為63cd/A,亮度為1000cd/m2,壽命長達50萬小時。通過結合共振結構和光導出結構,綠色的效率達到了100cd/A以上。由此可見,UDC致力于延長壽命,努力普及綠色磷光材料。
有機EL照明方面,松下電工發布了CRI值為95、色溫為4590K、亮度為1000cd/m2、效率為37lm/W、壽命為4萬小時的照明單元(圖5)(論文序號OLED5-2)。發光單元的尺寸為8cm×8cm,發光部分未采用輔助布線,不過即使開得很亮,也幾乎注意不到亮斑。兼顧密封功能和散熱功能的鈍化膜的詳細信息未公布,不過由于即使將手指靠近發光表面也幾乎感覺不到熱,因此也很好實現了散熱。成本以外的性能方面,已基本達到實用水平。(日經BP社)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