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日上午,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群智咨�(∑intell)、廣東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深圳市平板顯示行業協會聯手在第四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CITE 2016)期間舉辦“2016中國半導體顯示高峰論�”。本次論壇,�“顯示引領 · 應用創新 · 半導體融�”為主題�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先生出席了會議,并帶來題�“遵循規律、把握機遇、協同創新、芯屏互�”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主持人:我們有請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胡春明先生帶來題�“遵循規律、把握機遇、協同創新、芯屏互�”的演講,有請胡副秘書長�
胡春明:非常感謝主辦方邀請我在會議上做一個分享,我印象中好象第一次見到以半導體顯示來命名的論壇。其實我們這個協會跟半導體顯示和這個論壇都是非常有淵源的。首先我們跟主辦方的淵源比較深,跟深圳平板顯示行業協會,我們是多年合作伙伴,跟群智咨詢公司,我們是戰略合作伙伴,同時我們對半導體顯示這個概念還有一些淵源,我想在后面分享中會把這個淵源給大家講一講�
今天我的題目�“遵循規律,把握機遇,協同創新,芯屏互�”。之所以寫這個題目,主要是想講一講半導體跟顯示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發展我們顯示產業和半導體產業兩個產業,表達下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們要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研究顯示產業的規�?以及我們要遵循怎樣的產業規�?這個研究規律實際上,我們要在規律當中發現一些共性的東西,在我們今后發展顯示產業過程中,我們能夠按照這些共性的東西,按照一些規律做強我們這個產業。我自己的看法,整個信息產業有四個基本功能,分別是信息的收集,處理,傳遞和反饋,這四個基本功能分別對應了四大類產品,是比較典型的。收集的功能靠傳感器,處理功能靠集成電路,傳遞靠網絡,反饋功能靠顯示。四大類產品營收來看,傳感器年度營收�100億美元,集成電路年度營收規模應該�3千億美元,顯�2千億美元,網絡這個是虛擬的,產品很少,所以我們不做營收判斷。四個方向來看,我們是不是能夠得出這樣一個,一芯一屏是整個信息產業的一個基礎�
現在看一下顯示產業的發展路程,這個圖形象說明了顯示產業走過了一個什么樣的路。世界上第一臺TN LCD顯示屏是1968年美國人發明,但是美國并沒有做顯示屏,最早實現顯示屏產業化、規模化是日本的企業,他們最早依靠電子表和計算器的顯示屏,成功把顯示屏產業化,隨后韓國企業出現了,也崛起了,他們利用的是更高的世代線,更新的技術,推出了筆記本電腦用的顯示屏,這樣使顯示這個產業有了一個飛速發展。到臺灣產業進入的時候,就從筆記本的顯示屏擴展到TV,所以我們說的傳統五大應用基本上都有涉及。中國大陸,剛才領導的發言,以及昨天的介紹,都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中國大陸用了十年時間發展到了現今這么大的規模,進入全球第三了�
我們回顧顯示產業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市場、技術和產業鏈是決定這個產業發展三大核心要素,我們回顧一下產業歷程,我們看看能不能總結一下顯示產業的全球性規律,剛才我們講了實際上顯示產業經過了四波成長高峰,我在第五波畫了一個問號,現在這幾年比如AR、VR、車載顯示,更高清顯示等等,這個都是第五波成長高峰的前兆,從這些發展脈絡上,我們可以得出三條全球性規律。第一條,顯示的發展,產業的發展,是典型的供給創造需求,這個全球性的普遍規律。第二條,產業鏈的協同創新推動了這個產業的飛速發展。第三條,政府的主導投資,也是在這個產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我想大家在經過這兩天的論壇,還有聽了專家、領導的報告當中,我們多數都在講我們顯示產業目前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比如說關于產能過剩,比如說關于替代的技術出現。其實我個人認為挑戰和機遇是一回事,對我們顯示產業來說,挑戰也就意味著機遇,我們看一下顯示產業是否還有發展的機遇。我這四副圖片給大家展示的實際上是今年CES展上一些新的應用和產品的推出,比如4K的TV,柔性顯示樣品,VR顯示樣品,智能鏡子這些產品,我覺得這些市場雖然現在看起來還不是很成熟,還很小,但是我覺得可以得出一個這樣的結論,在顯示產業新的供給正在不斷的涌現。我覺得這是我們所面臨的最重要的發展機遇之一。我覺得這個產業的技術進步從未停止,這張圖很清晰的表示出來,實際上這張圖的最底下部分是TFT-LCD在整個產業的占比,它慢慢往下退,OLED是一個新的可看到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增長點。第三個,我們面臨最重要的發展機遇是什么,是我國大陸已經具備了領先的基礎和條件。怎么�?首先從市場看,中國大陸是全球電子信息產品最大的消費市場,也是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也是最大的制造基地。從技術看,在TFT工藝積累上,我們已經進入了先進水平,國際先進水平,我們可以明確的這樣定義。在AMOLED這個技術上,我們在技術研發和原創性標準這方面研究上,我們已經與日韓三足鼎立。在產業鏈上,我們這個產業已經開始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上游配套企業,我們也部分實現了材料和裝備配套,從這三個方向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我國已經具備了在全球領先的基礎和條件�
下面再看,既然有了三個特別明顯的機遇,我們應該如何把握機遇,協同創新?討論協同創新問題之前,我們應該找到當前制約我們進一步發展的問題,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是兩大問題,第一,我們的產業鏈的協同創新以面板為骨干企業的協同創新的模式并沒有搭建起來,第二,政府在投資上力度還有待加強和持續。我們講協同創新是什么概�?我總結就兩句話,第一,圍繞產業鏈來部署創新鏈,這個圖是顯示的一個完整產業鏈,從上游的材料、中游的器件面板,到下游的終端應用,這個產業鏈在我國來講,很明顯面板是強的,我有一個數據給大家分享,到2015年為止我們在顯示產業投資應該接近5千億人民幣,5千億�4千多億都是面板投資,上游材料和裝備上投資,我�1千億不到,這個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我們產業鏈還不夠強。為什么不夠強,是我們在上游材料和裝備這方面的投入,我們的積累還不夠強,所以我們下一步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圍繞我們產業鏈部署創新。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圍繞創新鏈安排資金鏈,剛才喬司長在致辭當中,已經說了,說我們現�2015年全國量產的產線22條,�22條在這個表都有所體現。我覺得我們今后無論是政府資金的導向,還是我們企業的創新的發展資金導向,一定是向在面板技術上,以面板骨干企業為核心,向上游材料和裝備來延伸和移動。我覺得這是我們圍繞這個創新鏈安排資金鏈的整個過程�
最后我講講芯屏互動,剛才我講了我跟論壇,跟這個主辦方有很深的淵源,同時我們這個協會跟半導體顯示這個概念也有一個非常深的淵源。我記得半導體顯示這個概念的提出�2012年,我們協會主辦的北京國際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由我們協會理事長王東升先生第一次在公共場合提出了半導體顯示的概念,他認為相對于傳統的CRT產業來說,AMOLED、柔性等一些東西,因為他們實現半導體材料,半導體的器件和部分半導體工藝,所以他提出半導體顯示這么一個概念。這個會議上不討論半導體顯示這個概念,它在科學定義上是否準確,我認為半導體顯示這個概念,我們顯示的創新驅動實際上跟半導體產業是非常相關,我在這里做了一個齒輪的結構,我覺得這個是可以相互促進的這么一個感覺。對于半導體來講,對于顯示來講,在顯示這個產業上,我們使用的基礎材料和基本工藝和半導體相通,剛才我講顯示產業我們具備了一個全球領先的基礎和能力,集成電路這個產業來講,我們可能跟全球最先進水平還有一些差距,我們如何能夠發展集成電路這個產業,實際上發展顯示產業這個過程可以對半導體產業有一個促進作用,所以我覺得顯示產業的創新驅動對整個信息產業的帶動,這個力量是非常強的�
最后,我介紹一下我們協會主辦的北京顯示產業高峰論壇將在今年11�1日和2日在北京舉辦第七屆,這個論壇上,我非常歡迎大家能夠參加這個論壇,對我們今天這個半導體顯示高峰論壇的主題,我們繼續做一些更加深入,更加詳細的探討,我覺得顯示引領,應用創新和半導體融合這個概念,我希望,我也覺得,咱們在今后我們顯示產業發展過程中,三個特別鮮明的主題會逐漸成為一個業界非常流行的,或者說非常值得研究的這樣一個主題。我今天演講完了,謝謝�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