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作為魅族旗艦系列從MX里分離出來是去年的事,嚴格來說PRO 6是這個命名形勢下的第二款產品。所以按�“歷史使命”來談,PRO是當時魅族最高實力表征,而PRO 6則更能顯示魅族對這個系列的定義�
當然,以如今國產旗艦軍備競速的壓力看,無論想表達什么,終究先要安身立命,因此好與不好,我們評測見分曉�
真機正面實拍�
PRO 6配備5.2�1080P分辨率,AMOLED壓感觸控屏幕,采用聯發科Helio 25十核處理�+4GB RAM+32/64GB的基本硬件組� ;鏡頭模組選用后置2100萬像素主鏡頭+500萬超大像素前置主鏡頭;機身電池容量2560毫安時,支持雙卡盲插全網通�
支持全網� 雙卡盲插
外觀:黑色我給滿�
機身三圍尺寸147.7*70.8*7.25毫米,屏�5.2 英寸 ;拿出此前發布的小�5三圍144.55*69.2*7.25毫米,屏�5.15英寸 ;錘子T2三圍尺寸144.5*70.8*7.53毫米,屏�4.95英寸。稍微拿此前 蘋果 iPhoneSE說事,今年說是小尺寸 手機 春天一點都不為過。不過一串數對比下來,PRO 6機身很緊湊的結論并不難下�
機身正面上下很緊�
數據以外,PRO 6在以上幾款手機里面握感也是最優秀的,這其中魅族堅持的圓角矩形背殼在PRO 6上有了新調整,相比錘子T2/一加X直角造型無疑優勢明顯� 而對比背面圓潤的小米5,PRO 6采用0.8毫米2.5D玻璃,并且中框和屏幕之間過渡切角細膩,又贏在整面握感上。挑刺的話,只是機身略重 �
正面、背靀邊� 都圓潤貼�
Type-C快充接口 8V3A
此外PRO 6正面邊框極窄、背面鏡頭突出不多,每一個金屬邊緣都做拋光處理,這些都是這款手機加分的部� 。至于背面那一條信號帶,我們在另一段說�
關于顏色的差距:銀灰色版本背面 70分不能再�
PRO 6背面設計以對稱為主,背面最為突出的兩個部分是環形LED閃光燈,還有不甚突出的鏡頭。以往常見那條納米注塑信號帶,在PRO 6上被“掰彎”,電化學處理方式讓信號條和金屬結合更緊密,因此黑色版看起來渾然一體,視覺效果優秀�
不過在銀灰色版本上,金屬灰和納米注塑條依舊涇渭分明的擺在那里,在大眾審美尚沒有被強X以前,這種造型實在說不上好看,給到70分不能再多�
因為納米注塑和金屬連接緊密、色差小 所以整體感很好
如果是白� 那效果就比較突兀
所以整體來說,PRO 6趕著今年上半年小屏旗艦這班快車,在手感上刷新高度,僅以黑色版本為例確實有值得推崇的理 由�
而正�5.2寸屏幕配合窄邊框也比較能滿足一部分喊著“用了大屏就再也回不去”的用戶,�“小巧”�“大屏”之間找到平衡�(機身160克對于部分妹子來說可能略�)。至�3D Press是否雞肋,聯發科X25性能能否堪當旗艦重任,我們接下來說�
系統�3D Press 比較成功的一次模�
毫無疑問,按壓觸控是蘋果產品功能里面相對比較難推廣的一�;因為除要開發能夠改變交互模式的操作、還需要慢慢培養用戶習慣。而后者,很顯然需要更長時間來讓用戶接受�
不過這些說得有些遠,事實上包括華為、金立在內,安卓手機在這個功能進展仍卡在第一�——沒有改變系統交互的操作� 所以你聽到此前借助這類技術能實現的,僅僅�“放大照片”�“小物品稱�”,而后者純粹是 游戲 �
自帶應用的按壓效�
魅族在這一環節有些歷史優勢,從早年間Smartbar開始,魅族就嘗試把第三方應用接入一些統一的標準。所以這次魅族聰明的選擇和蘋果站在一條線上, 通過自己的應用商店,在自帶應用和微信這類頻繁使用第三方應用中,加入了快捷按壓操作 �
第三方應用按壓效果功�
實測魅族三檔按壓力度設置比較適中、按壓成功幾率頗高,目前微信和支付寶已經開放功能。不過未來第三方應用兼容這一功能的時間進度,似乎才是衡量標準。不過總體來說魅族這次對蘋果的模仿,頗為實用。但能實用到什么程度,看后面它的整合能力�
性能:是旗艦,但不是參數黨最�
聯發科Helio X25(以下簡稱X25)是此次PRO 6選用的Soc型號,作為聯發科X20(MT6797)升級版,其主要提升點在于CPU和GPU主頻� 雖然魅族和聯發科宣稱獨享這顆芯片在前期使用權,但對用戶來說,告別三星的獵戶座,聯發科能不能撐旗艦這面旗,還有待驗證�
X25是X20升級版,但基本構成不變,采用三叢集十核心架構,擁有兩顆Cortex-A72核心以及兩組四顆Cortex-A53核心。作為對比,華為P9身上那顆麒麟955則是四顆Cortex-A72和四顆Cortex-A53核心。兩者除都采用Mali T800系列GPU以外,更是都選擇了Cortex-A72核心�
今年國產旗艦性能成為弱化的部�
Cortex-A72芯片由ARM在去年推出,除性能提升以外,對比同期產品最大優勢是能耗控�(ARM官方宣稱基于16nm FinFET工藝的A72核心相比28nm A15下降75%,相�20nm A57也有50%的下�)。聯發科在去年能夠斬獲如此多訂單,能耗相對較低也是原因所在�
具體到X25這顆Soc� 在處理密集計算任務時會使�2顆Cortex-A72核心,遇到較多數據處理時則切換至4�2.0GHz的Cortex-A53核心,小型計算量時則將A53核心降頻�1.4GHz使用 �#p#分頁標題#e#
實測滿亮度最大音量在線視頻半小時耗電6%,滿亮度 社交 聊天一個小時耗電7% ,這對�2560毫安時總電量來說非常不錯�
跑分環節PRO 6在安兔兔上表現和剛剛發布不久得華為P9相似�97000分水� ;其他方面,手機兩次連續跑分后,CPU峰值溫度為40(CPU 利用�100%)�40分鐘充電70%�
結合實際體驗看,國產旗艦在這一年都�“能耗、發熱、性能、充電的均衡效果”當做首要目標� 雖然賬面性能會弱驍龍820一籌,但聯發科X25撐起旗艦稱號沒什么問題。當然,聯發科能穩住這顆Soc多久不出售給中端機型廠商就是另一回事了�
拍照
首先要承認,雖然一直選�2100萬像素鏡頭,但拍照一直不是魅族強項。不過此次PRO 6選用索尼IM230并且親自調教鏡頭鏡片、對焦馬達,才把整體厚度縮減到如今,后期調教時間又長達半年,僅從拿到的消息看確實比以前更值得期待�
鏡頭稍微突出但不嚴重
具體到體驗環節,在日間樣張上魅族表現頗為亮眼,除干凈利落的快門以外,魅族對場景自動選擇和照片自動渲染都把握不錯。配合上AMOLED屏幕,整體在色澤艷麗動人和真實之間找到了不錯的平衡點。套用同事的話說:這照片加濾鏡了吧�
事實上不少廠商如今都選擇自動場景識別,并�“稍微加層濾鏡”的處理效果,只是魅族一直以來對濾鏡的掌控程度不低�
拍照樣張圖集�
不過日間樣張在畫面動態艷麗的情況下,對于畫面曝光控制并不是特別好,在HDR下畫面寬容度有些低,樣片局部曝光過度的情況偶有發生�
夜景情況下,PRO 6呈現樣片中燈光更柔和自然、深藍色天空純凈度良好、噪點控制優秀;背面10顆LED閃光燈讓手機在室內暗光的拍照效果確實提升了一個層次。不過放大來看,室外夜景細節涂抹處理的痕跡相對明顯,同時沒有光學防抖也讓夜間戶外拍照需要有一雙鐵手,
關于音質:依舊HiFi但做了妥�
此次PRO采用cs4398解碼芯片,很明顯不屬于此前流行的ESS 9018Q2M這一系列。事實上作為Cirrus Logic較早旗艦級產品,這顆解碼芯片被用在不少知名便攜HiFi播放器上,譬如:艾利和ak100ii,艾利和ak120i以及七彩虹C4(這都是老產品了)�
對比ESS 9018Q2M這種偏向解析流的新方案,更低能耗和小巧空間布局無疑是魅族選擇這一方案的原�(不然你讓7.25毫米�2560毫安時的電量怎么能輕松愉快的使用)�
先要聲明 im04自身對前端比較挑�
具體到聲音方面,相比以往的產品PRO 6聽起來更冷、推力和聲場則顯得有點小。以im04下的聲音來看(K3003線斷�……手頭只有這個挑剔前端的常用塞子),那�“小箱�”般的聲場效果小了一圈、不過偏冷的調音風格讓im04高頻透亮了不少,中頻人聲密度則小了一些。以“心動”這首流行女毒為例,口型感不太強,人聲中低頻密度不至于太粘稠。中高頻會亮潤一些,但高頻樂器的泛音不太充分,會顯得聲場有些小和單調�
評測總結�
我們不止一次強調,“一款產品無法容納全部的最�”� 在尺寸、握感、安全、性能、耗電、差異性體�(譬如HiFi和拍�),而PRO 6是這段時間內把以上幾點考慮最為均衡全面的一款。僅從這個角度看,PRO 6稱之為最佳并不為過�
而回答評測開頭的那個問題,魅族對于PRO系列賦予的定義似乎就是這種“均衡”�“良好”。最后,如果你也同意我們的觀點,那我可能還要補充一句:銀灰色背面的白帶條可能是你選購時最大的障礙�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