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是當下顯示行業最火的概念之一,OLED自身也有非常多的優點。對于現實行業的另一概念——TFT,或許了解的人就沒那么多,今天向大家介紹的就是OLED和TFT的區別,通過兩者的對比,增進對這兩者的了解。
首先來看看OLED和TFT的簡介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因為具備輕薄、省電等特性,因此從2003年開始,這種顯示設備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對于同屬數碼類產品的DC與手機,此前只是在一些展會上展示過采用OLED屏幕的工程樣品,還并未走入實際應用的階段。但OLED屏幕卻具備了許多LCD不可比擬的優勢。
OLED的基本結構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之銦錫氧化物(ITO),與電力之正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包成如三明治的結構。整個結構層中包括了:空穴傳輸層(HTL)、發光層(EL)與電子傳輸層(ETL)。當電力供應至適當電壓時,正極空穴與陰極電荷就會在發光層中結合,產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產生紅、綠和藍RGB三原色,構成基本色彩。OLED的特性是自己發光,不像TFT 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視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電壓需求低且省電效率高,反應快、重量輕、厚度薄,構造簡單,成本低等。
TFT(Thin Film Transistor)是薄膜晶體管的縮寫。TFT式顯示屏是各類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上的主流顯示設備,該類顯示屏上的每個液晶像素點都是由集成在像素點后面的薄膜晶體管來驅動,因此TFT式顯示屏也是一類有源矩陣液晶顯示設備。是最好的LCD彩色顯示器之一,TFT式顯示器具有高響應度、高亮度、高對比度等優點,其顯示效果接近CRT式顯示器。
TFT就是“Thin Film Transistor”的簡稱,一般代指薄膜液晶顯示器,而實際上指的是薄膜晶體管(矩陣)——可以“主動的”對屏幕上的各個獨立的象素進行控制,這也就是所謂的主動矩陣TFT(active matrix TFT)的來歷。那么圖象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基本原理很簡單:顯示屏由許多可以發出任意顏色的光線的象素組成,只要控制各個象素顯示相應的顏色就能達到目的了。在TFT LCD中一般采用背光技術,為了能精確地控制每一個象素的顏色和亮度就需要在每一個象素之后安裝一個類似百葉窗的開關,當“百葉窗”打開時光線可以透過來,而“百葉窗”關上后光線就無法透過來。當然,在技術上實際上實現起來就不像剛才說的那么簡單。
可以知道,OLED是比TFT更大的概念,因為TFT屬于LCD的改良版,而基于OLED技術的屏幕又有AMOLED,Super AMOLED,ASV等。
OLED和TFT有什么區別
OLED和TFT的本質區別在于OLED具有自發光特性,無需背光板即可顯示,而TFT仍需采用背光技術。
OLED具備自發光、廣視角及高應答速度等優點。LCD在低溫下反應速度將大幅下降,而OLED的操作溫度范圍可在-40~+85℃間,受溫度影響較小,適應性較佳。在工藝方面,OLED器件的工藝比LCD容易,加上OLED是自發光,不需要背光模塊及彩色濾光片,也免去了一般TFT LCD面板的灌液晶工藝,因此除了材料成本減少之外,顯示屏的重量也可大幅減輕。由于OLED可簡化面板結構,因此光利用率也更高。當OLED技術的整體規格標準化且產業鏈成熟后,在對電力極為敏感的便攜式產品上價格極具競爭優勢。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