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映總經理林盛昌表示,中小尺寸面板是華映現階段最具競爭力的產品,11月出貨突破2,000萬片,躍居業界第一名。
華映將于中小尺寸持續擴產,并強化一線品牌客戶的布局。
他表示,為讓華映能在最短時間內減少虧損、達到轉虧為盈的目標,首先必須提振團隊士氣。近來密集與干部開會,他已感受到同仁的支持,做好進入“戰斗隊型”的準備,華映準備好“要打仗”。
當金融海嘯過后,鴻海集團旗下的群創光電一口氣宣布將合并統寶及奇美電之后,臺灣其余大尺寸面板廠是否組成“防鴻”陣線,居關鍵少數樞紐地位的華映,未來動向受到市場關注。
以下是專訪紀要。
當務之急 改善內部成本
問:前總經理邱創儀上月中為華映今年前三季虧損負責請辭,你接任總經理大任一個月來,為華映的未來擘劃方向為何?
答:我為華映規劃了:產品聚焦、提升稼動率,及朝附加價值高的新產品應用發展三大方向。
華映要減少虧損,快速轉虧為盈,雖然會受外部的因素如市場價格、供需狀況影響。但是內部的成本效益改善、提升競爭力,一定要先做。
首先,華映的產品要聚焦,并做策略性調整。在產品策略的調整部分,六代線轉型做NB,并且以0.5T的玻璃投產,拉升競爭力。
根據市調機構預估,明年NB市場仍將有15%到20%的成長。
華映六代線產能將從現在的月產9.5萬片到10萬片之間,明年擴產到12萬片。
同時,華映面板產品將以經濟切割為最高指導原則,不會生產32英寸以上的電視面板,NB面板將會成為主軸。華映今年出貨約5,600萬片,明年可望至少倍增。
顯示器面板則鎖定六代線黃金切割的18.5英寸、21.6英寸面板;電視面板專注于21.6英寸;NB面板以10.1英寸、13.3英寸、15.6英寸、17.3英寸為主。
其次,在提高生產稼動率、降低成本方面,華映目前還有一座4.5代產停產。
已展開設備改造的轉型作業,將主攻中小尺寸、NB以及觸控面板,規劃明年3月底復工生產,在逐步提升產能的同時,也將努力大幅改善成本結構。
再者,華映的3D產品、觸控面板相關應用,都屬附加價值高的產品,今年底到明年會陸續出貨,在電子紙技術方面,也考慮投入TFT LCD電子紙技術領域。
問:你宣布明年元旦起,全面取消無薪假后,又有組織調整的措施,員工們是否擔心將裁員?
答:明年全面取消無薪假,就等于是宣告曙光即將來臨,華映明年營運會更好。因應產品策略的調整,華映展開全面組織的檢討作業。未來將落實績效考核制度,并鼓勵創新、且讓組織更效率化。
提升效率 落實績效考核
華映組織的總體檢緊鑼密鼓地展開,我預計在明年1月15日之前,各利潤中心的事業單位、制造工廠以及行政支持部門,都必須要訂出明確的方案。人力不足者要補足員額;人員重復配置,則要縮減。
為了讓員工能快速進入“戰斗隊型”,華映人必須要上緊發條,跟上華映這列“快車”的速度,這一個月來的親自溝通過程,我已經感受到同仁的支持,準備好要打仗了。
問:華映中小尺寸面板11月交出突破2,000萬片的亮麗成績單,較10月大幅成長29.1%,成長動力為何?
答:中小尺寸面板11月出貨量能居同業之冠,主要受惠于客戶布局成功。
以往華映中小尺寸面板出貨,以山寨手機市場比重高,但隨著打進大陸手機品牌大客戶供應鏈,今年中小面板總出貨量可望接近1.5億片,明年至少有2億片以上出貨量。
由于,明年資源有限,華映會將資源集中在小尺寸面板上。中尺寸面板專注于利基型產品,如觸控等多樣少量、附加價值高的產品。(臺灣經濟日報)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