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點顯示技術在高端電視領域備受熱捧,海信推出的ULED電視因其高動態范�、高色域、高分辨率和高速響應等特征廣受業內外好�。在中國(國際)量子點產業峰會上,海信集團多媒體研發中心李富琳帶來了《ULED攜量子點引領顯示技術和產品創新發展》的主題報告,為我們詳細介紹了海信在量子點方面的技術布局情況�
李富琳首先分享了顯示技術和產品的發展趨�。他認為顯示的本質就是為觀看者呈現近乎真實的感觀體驗。顯示技術主要從分辨�、動態范�、刷新率、色深、色域等五個脈絡不斷發展演進。從20世紀初CRT電視到等離子電視、液晶電�;直至2008年OLED電視逐漸商用�,之后更多追求尺�、外觀的顯示產品出�;2011年后,電視發生多元變�,色彩作為人類最為直接的感觀因素,其重要性越來越重要�2013年高分辨率概念興起,當時主要采用高色域熒光粉方式,這種方式效率�,色域存在一定局限性。目�,色域采用BT.790標準,將來可能向BT.2020的標準發�。李富琳�,隨著量子點技術不斷成�,將給液晶顯示注入一股新活力�
2007年海信組建第一條液晶生產線;2013年推出ULED技�,ULED通過多分區動態背光、窄譜高色域、高動態范圍、畫質處理達到高運動、超高清晰度;2016年海信采用量子點技術推出新一代ULED3.0,即MU9600系列,峰值亮度達1200,動態對比度�1200萬:1,色域為85%BT2020,是行業內實現色域最廣的一臺電視�
李富琳還詳細介紹了量子點技�。量子點在背光模組形式主要分為三種:即點光源、面光源、線光源。線光源成本比較低,但不符合電子產品超高超窄概念是其最大缺�;面光�,即量子點薄膜技術,目前受行業主�;然而顯示終端最希望看到的方式是將量子點直接放入LED�,此方案最為節省成本,但由于技術限�,短時間內無法產業化�
在量子點背光模組系統設計方面,海信針對量子點背光建立了一套液晶模�、色域和亮度仿真模型及數據庫,便于優化LED波長、量子點波長及面板CF選擇,使背光與面板達到最佳匹配�,繼而模擬量子點器件的出光色度,大大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量子點電視色域跟普通電視相�,色域提升了30%以上,對色彩管理提出了新挑戰。由此,海信為量子點電視量身定制了一套新的言側處理系統,可檢測每個顏色細節,確保每一個圖像都具有精準的顏色細節,讓圖像表現更加出眾�
李富琳認為,QD-CF技�、光致發光量子點技�、Micro LED技術都是未來值得期待的顯示技��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