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被視為新一代面板技術主流的Micro LED確實很火�
不僅吸引了國際大廠蘋果、Sony、Facebook、鴻海等搶進,中國臺灣于Micro LED的投入也非常積極,除了友達、群創、晶電等大廠,早�2009年便投入Micro LED開發的臺工研院,至今也已經累積相當的制程技術與經驗。近日有消息稱,三安光電也已在布局Micro LED�
小編查閱近日三安光電于全�·路演天下互動記錄發現,三安光電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Micro LED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公司在一兩年前就開始在研發�
Micro LED為自發光顯示技術,其原理主要是將LED結構設計進行薄膜化、微小化與陣列化,將LED縮小到至少原本LED的百分之一,因此具備低功耗、高亮度、超高分辨率與色彩飽和度、反應速度快、超省電、壽命較長、效率較高等特性,不僅可降低量產成本,更可提升整體分辨率,可望取代OLED、LCD等現行顯示光源,成為未來的主流顯示光源�
分析師認為,MicroLED之所以被Apple等多家公司布局,首先、它并不是說MicroLED dispaly可以幫助顯示增加一些顯示的效果那么簡單�
其實MicroLED相較于LCD、OLED,它具有戶外可視性,當在陽光下現有的屏幕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而MicroLED顯示卻是可以解決以往顯示屏的痛點,這是功能性上解決而不是僅僅在色彩上面做一些升級,這也不是Apple以往的做產品的風格�
其次,MicroLED的能耗較OLED相比,只有其十分一的能耗,這對于當前Watch電池技術沒法突破的情況下,可以解決頻繁充電的問題�
所以無論從技術角度和企業的布局角度來看,LEDinside認為MicroLED不會出現等離子技術的結局,只是當前存在轉移、檢測、色彩一致性等居多瓶頸,所以商業化之路能還會需要一段時間�
而在關于MicroLED于LED企業商業化的切入點時,LEDinside“Micro LED次世代顯示技術市場會員報告- 2Q17 Micro LED 顯示屏與小間距顯示屏技術探�”曾指出,小間距LED顯示屏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四個應用領域:
包括演播室(15%),安防控制室�16%),商用展示(40%),以及公共與零售用途(29%)。預計在眾多競爭者加入的情形下,小間距顯示屏市場利潤空間會受到一定的侵蝕,然而總體市場規模于2017年達�11�41億美金,預計2021年將可達�17�70 億美金;2015�2021年有望CAGR達到23%�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