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多以來,OLED已經成為產業關注的焦點,iPhone x智能手機采用OLED屏將更進一步推動OLED技術產業化應用。作為國內領先的OLED技術廠商,維信諾在今年9月推出了柔性AMOLED全面屏產品,且已經向柔性AMOLED終端供貨。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顯示大會上, 昆山國顯光電副總裁黃秀頎博士以“柔性AMOLED–顯示產業的機遇與挑戰”分享了維信諾公司在OLED技術上的研發布局以及未來柔性OLED應用發展趨勢。
當前,移動終端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化,產品外形設計也逐漸趨向同一化,交互效率、便攜性、功能集成等不斷得到提升。黃秀頎博士表示,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的交互體驗不斷在提升,同時產品外形也發生著變化,比如更靈敏的觸控,更好的色彩顯示表現,以及窄邊框甚至全面屏,已經成為產品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方向。“柔性OLED的出現,為產品設計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分辨率不斷提升,屏占比越來越高,傳遞信息也比以前多,比如折疊顯示屏,讓我們有機會通過物理層面的輸入來實現,其智能化人機交互體驗越來越好。我們現在并不清楚到底產品形態會發生哪些變化,但是至少很快就可以看到,我們從手機變成平板是一個相對比較清晰的場景。”
黃秀頎博士介紹,柔性顯示給智能終端發展帶來非常大的變化,同時柔性AMOLED也將重塑移動終端產業鏈,讓顯示產業界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從發光原理角度來看,OLED產業化應用將首先對LED背光源產生重大的沖擊,但黃秀頎博士認為,LED背光廠商可以做積極轉型,比如Micro LED就是一個很好的轉型方向。同時,他也指出,OLED的快速應用也為蒸鍍設備、有機發光材料、封裝材料等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同時,黃秀頎博士也特別提到,柔性顯示分為若干個階段,要真正實現折疊、卷曲,還面臨很多技術挑戰,比如薄膜封裝、激光剝離、柔性IC邦定、應力管控、柔性電路、柔性電池等,這需要產業鏈通力合作才能真正的解決這些關鍵技術問題。但他也認為,這些存在技術挑戰也將是產業界的新的發展機遇。
據介紹,從1996年成立清華大學OLED項目組開始,維信諾公司已經走過了21個發展年頭,一直專注于OLED技術研發,且以量產為導向,實現OLED(包括PMOLED和AMOLED)國內出貨量排名第一。其中,昆山PMOLED量產線從2012年到現在一直處于全球出貨量第一地位。昆山5.5代AMOLED線已于2015年下半年已經量產。目前正在建設的是河北固安6代AMOLLED線,預計明年下半年投入量產。在OLED硬屏方面,維信諾在超薄、超窄邊框、低功耗三個技術層面實現了很大的突破,可以生產0.2毫米超薄厚度、0.6毫米超窄邊框的OLED產品。在OLED柔性屏方面,維信諾2013年就開發出中國大陸第一款柔性AMOLED顯示屏;2015年首次實現了3毫米半徑彎曲;去年推出180°半彎對折,彎曲半徑小于3,可靠性達到折疊4萬次。同時,維信諾公司申請了3000余件OLED相關專利,其中1000余件獲得授權,柔性顯示專利則已經申請了300余件。同時,維信諾還代表中國大陸制定第一、第二份國際柔性顯示標準。
黃秀頎博士表示,2017年維信諾已經在高屏占比產品方面批量出貨,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上,2018年全面屏將大批量量產出貨,未來將重點實現可折疊OLED技術量產,2021年以后將關注幾個非常關鍵方向,包括卷曲屏、大尺寸折疊、車載。同時,維信諾將聯合上下游產業鏈,不斷推動OLED關鍵材料和設備國產化,不斷突破核心關鍵技術,進一步降低OLED成本,為市場帶來更好的OLED視覺體驗。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