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宣布正式開放三星與LGD兩家公司登陸投資7.5代與8.5代面板廠,卻意外引發產業研究單位看法不同的論戰。拓墣產業研究所認為,關于面板西進策略、臺灣不能只會跟牌,應趁機超越三星、開放8.5代線,方能反轉情勢,達到產業領先優勢。但DisplaySearch則認為,面板投資應該有面對現實挑戰的準備,現階段來說,臺灣僅開放8.5代以下生產線登陸,會是比較明智的決定。 拓墣產研指出,臺灣面板產業目前只能屈居全球第二,第一仍是韓國。主因在于韓國經過2008下半年的金融海嘯后,受品牌效應等因素影響,從原雙方出貨量差距不大,且臺灣仍略勝一籌下,于2009年大幅拉開差距,韓國出貨量達全球49.1%,反觀臺灣則降至40.8%。若以產能面積來看,2007年起臺、韓在大尺寸產能面積差距更加明顯,從2007年臺灣略少于韓國1%,逐漸拉開至2009年的9%差距,明明白白的表示,臺灣在面板產業的規模經濟上已輸給韓國。 拓墣分析師李秋緯認為,韓國開放面板廠西進中國后,將具有三大優勢,首先是搶先布局中國市場;其次,切斷臺灣與中國合作;最后,發展次世代線面板技術。中國在2012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韓國身兼全球主要面板制造商與電視品牌商,透過布局中國,將可提供低價面板,并透過一條鞭方式制作液晶電視,就近銷售,具有一舉多得之效。
以目前韓國布局分別為三星的7.5代線及LGD的8.5代線來看,由于7.5代線的最大經濟切割為47英寸,8.5代線最大經濟切割則可達55英寸,符合中國未來液晶電視市場,臺灣面板廠若不希望輕易將市場拱手讓人,就得擁有同等競爭力,意即必須放手一搏,開放8.5代線西進策略。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則表示,不管把面板廠蓋在臺灣或是大陸,首先的考量都是市場需求,以及面板廠營運的實際負擔能力考量,目前臺灣進入量產的最大世代面板線是8.5代,且產能并不大,主因是8.5代線訴求的產品尺寸在5、60英寸以上,仍屬于量少的市場金字塔頂端區塊,他說,面板也許會因為生產線變大,可以做出更大尺寸的面板,但是消費者家里的空間卻不會不斷地變大,因此尺寸大到一定程度就會減緩。以實際考量來說,目前7.5代線的投資與良率、材料成本都較有優勢。
謝勤益更進一步說,回到現實來講,三星旗下有幾百個博士級分析師與策略規劃人員,更有戰略研究性質的單位在評估長短期的投資布局,簡單說,三星會選擇以7.5代廠登陸絕對有其詳細的規劃與縝密的考量,臺灣面板廠未來若被政府松綁登陸投資,也應該會依照自身財務與營運、客戶組成等考量為優先。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