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未來顯示技術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印刷顯示已經得到業界廣泛的認可,吸引了TCL、JOLED等企業研發布局,相關產品也逐漸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在CIDC2020量子點顯示技術產業峰會上,TCL工業研究院研發總監楊一行以“面向產業化的IJP-QLED顯示技術開�”為主題,介紹了目前IJP-OLED技術在產業化應用上取得的階段性進展,也現場解讀面向產業化仍存在的諸多技術挑戰�
TCL工業研究院研發總監楊一�
為什么IJP-QLED技術會成為未來量子點技術重要發展趨勢?楊一行從材料形態和制造工藝兩個方面詳細分析了這個問題。他表示,從制造工藝來看,從傳統半導體工藝�3D打印、蒸鍍工藝,到噴墨印刷、巨量轉移工藝,整體呈現了從簡材制造向增材制造的發展趨勢,且朝著更高效、更綠色、材料利用率更高的方向發展;從材料來看,整體朝著無機半導�-有機材料-膠體量子�-微米LED-納米LED方向發展,材料構成的復雜度也在增加,對材料的制備開發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他表示,通常把工藝和材料要素結合基本就能實現目前顯示領域大部分的顯示技術,比如傳統的LCD、日漸成熟的蒸鍍OLED、配合量子點材料的QD-OLED、CF光刻的WOLED�“從材料和制造工藝要素來看,目前IJP-QLED比較符合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發展趨勀�”
楊一行認為,未來量子點技術路線主要聚焦于電致發光技術,該技術路線在色域、產品規格、產品形態、成本方面均具備優勢�“未來量子點電致發光技術將是更能全面展現量子點發光材料各項優勢的技術路線,但至于何時量產,仍受技術、市場、政策以及產業鏈等因素的影響�”
楊一行介紹,從技術層面來看,印刷QLED顯示技術產業化主要涉及印刷QLED材料、印刷QLED器件、印刷QLED工藝、產業化基礎。產業化基礎是關鍵,其中包括關鍵裝備、關鍵共性技術的開發、量產經驗積累和產業鏈的壯大。目前TCL正重點布局產業化基礎環節,推動關鍵設備、核心材料以及共性技術產業化應用�
關于目前TCL在印刷顯示領域取得的階段性的成果,楊一行表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針對電致QLED應用所開發的藍色量子點材料,實現藍色QLED器件壽命的顯著突破;二是已開發正置及倒置的頂發射器件結構,替換導入商業化HIL/HTL,開發反射電極及透明電極,通過頂發射器件實�2倍以上性能提升;三是持續調整及優化量子點打印墨水及工藝,開發基于頂發射器件結構的打印工藝及制程,打印與旋涂實現100%效率�>50%壽命繼承;四是快速借鑒和繼承IJP-OLED的關鍵共性技術開發成果、量產經驗積累以及上下游產業鏈�
與此同時,楊一行也指出,在IJP-QLED產業化方面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待解決:
在材料方面,如何評價和篩選電致量子點發光材料?無鎘、少鎘量子點QLED開發未來如何有效推進?在器件機理方面,需深入研究QLED器件機理的系統;尋找QLED研究的針對性表征測試方法�
在器件正向老化現象上,丙烯酸類封裝膠對于QLED器件有正向老化作用,丙烯酸類封裝膠無法在量產中使用導致嚴重的器件發光區域不均勻性,其作用過程倚賴擴散過程,工藝不可控,對電極尤其是頂發射薄電極有破壞作用�
在器件測試方面,QLED器件發光區異常導致性能測試偏差,需逐步建立起QLED器件標準測試方法和流程�
在打印成膜方面,需要建立能夠有效評價打印成膜質量的參數指標和方法,從而建立起成膜質量與打印器件性能的有效關聯,進而能夠明確對應于最優打印器件性能的理想成膜狀態;另外,還有相鄰打印薄膜層之間的界面狀態影響�
在裝備方面,面臨高分辨率 (8K) 高世� (G11) IJP 設備的技術挑戰�
備注:內容根據現場速記整理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