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量子點技術不斷成熟應用,各大量子點材料廠商也加大了相關布局,特別是無鎘量子點、印刷量子點以及電致發光量子點的研發。在CIDC2020——量子點顯示技術產業峰會上,全球主要量子點材料生產廠商Nanosys馬瑞青博士通過視頻連線方式,以“量子點電致發光顯示器的商業化競爭”為主題,分享了Nanosys在量子點膜、無鎘量子點、印刷量子點以及電致發光量子點上的研發進展情況�
Nanosys馬瑞青博�
馬瑞青表示,目前Nanosys在量子點材料領域處于領先的地位,核心技術專利超�650個,在美國硅谷具備年�50噸的量產能力,與世界知名面板生產商或者電視品牌客戶均有緊密合作�
“2020年超�120種不同型號的產品使用了量子點技術�”馬瑞青介紹,目前量子點技術主要以量子點薄膜的形式,應用于LCD。他表示�“量子點薄膜技術之所以能夠這么成功,主要在于它對LCD的生產流程沒有任何干擾,僅在背光源上加一層膜,以及把背光板換成藍色�”
在大尺寸OLED顯示技術路線上,三星顯示決意要獨立領跑QD-OLED產業化進程,將其作為大尺寸顯示發展方向。馬瑞青介紹�“QD-OLED是指將量子點(QLED)與OLED相結合的顯示技術,三星研發的QD-OLED技術是以藍光OLED為底光,然后激發紅色、綠色量子點膜,形成紅光和綠光,最后與藍光OLED一起形成RGB�”
相對于OLED,QLED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量子點更加的穩定,能夠對色彩進行極大的優化,兼容了有機和無機發光材料的優勢,無論是激發方式還是發光性質都是非常優秀的�
馬瑞青也指出�“量子點比OLED的發光效率更高。雖然電致發光效率要比光致發光效率低,但是它產生紅和綠顏色的轉換過程效率非常高。因此,QD-OLED的發光效率會比白光OLED的效率高很多,同樣的亮度的壽命也會更長,制造工藝相對也容易得多�”
在QD-OLED技術研發上,三星是最積極的廠商,計劃�2021年量甀但馬瑞青表示,QD-OLED技術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主要體現在:一是提升OLED藍光發光效率;二是采用無鎘量子點需要解決藍光吸收率的問題、厚度限制以及量子點參數上的問題;三是光學層設計與組合的問題;四是設備和生產技術問題�
馬瑞青介紹,作為全球主要量子點材料供應商,Nanosys在量子點上主要研發方向有:一是如何研發出更好的無鎘量子點,特別是提升藍光吸收率這個參數;二是開發出應用于印刷顯示的量子點墨水;三是一旦量子點技術開始量產,怎么保證在大規模生產的量子點材料能夠保持同樣的高質量�
在無鎘量子點材料研發上,他介紹,Nanosys已經開發出了新的無鎘綠色量子點材料,其吸收率比紅光還要高很多�“做成薄膜以后,藍光吸收率比紅色的要高出很多。這種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光的轉換率�”
關于量子點技術發展,馬瑞青總結,整體來看,以量子點薄膜為基礎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電視上;QD-OLED預計2021年會進入量產階段,但需要解決高效高壽命的藍色OLED問題與提升無鎘量子點藍光的吸收率。他認為,電致發光的量子點器件具有非常大發展潛力�“目前的量子點技術只是在液晶技術的基礎上,優化背光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光致發光,而OLED卻是實實在在的區別于液晶的新型顯示器技術。但真正的電致量子點發光技術能夠實現完美黑色,同時壽命更長、色域更廣,成本也更加低廉�”
備注:內容根據現場速記整理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