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富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院長
電泳和電潤濕電子紙更易產業化
新型顯示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稀缺、極其重要的終端。而反射式顯示(電子紙)作為顯示家族的一員同樣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院長周國富在本屆顯示大會上以“反射式電子紙顯示”為主題發表了主題演講,詳細介紹了反射式電子紙顯示技術應用與發展趨勢。
周國富教授表示,反射式顯示(電子紙)與透射式(LCD)、發光式(OLED、QLED、μLED、LD等)共同構成完整顯示家族,因具備舒適護眼、耗電量低、陽光下可視等突出優點,應用領域廣泛。
周國富教授認為,目前有多種技術可以滿足反射式顯示的需要,但相比之下,電泳顯示和電潤濕電子紙更容易走向產業化。他表示,電泳和電濕電子紙技術從顏色種類、單色灰度種類、彩色色域范圍、刷新時間、反射率等一系列的參數對比來看,電泳電子紙更適合靜態和超低功耗的應用,而電潤濕電子紙適用于低功耗和動態彩色視頻的應用。
他介紹,目前電子紙發展歷程經歷了60年,全球電子紙經歷了從單色、彩色到彩色視頻的技術變革,現階段電泳電子紙還在跟跑階段,電潤濕電子紙處在領跑階段,其中在顯示墨水、介電層材料、核心裝備等方面具有原創性和引領性。
關于電子紙顯示技術原理,周國富教授介紹,電泳電子紙顯示技術導入微膠囊技術可以實現全彩,其原理是彩色顆粒在電場作用下,在微膠囊系統中運動,形成一種白色的狀態,或者黑色狀態,或者彩色狀態。不過,他也表示,雖然電泳顯示原理的電子紙顯示屏已大量生產,但仍然“不完美”,響應速度慢,刷新速度大于100ms,限制視頻播放,彩色化程度較低,限制應用范圍,只能應用在電子書,很難滿足智慧課堂和智慧城市的應用。
由于電泳電子紙顯示技術的局限,新的機遇急需全彩色視頻新一代電子紙顯示屏,同時保持視覺健康、低功耗和陽光下可舒適閱讀的優異特性,而電潤電子紙技就能滿足這些需求。周國富教授介紹,電潤濕電子紙主要基于業態系統在微空間的運動,它的顯示結構的制備跟現有的液晶產線的兼容性可以達到80%,基于控制開口率的方式來實現亮度的控制和色彩的控制,利用它結構上的基材,在上面涂上絕緣層材料,然后填充彩色的墨水材料以及非彩色透明的極性液體進行封裝,然后形成了顯示面板。
全彩是如何形成的?周富國教授表示,通過青、品紅、黃三層疊加,實現全彩色顯示,相當于三個顯示器疊加形成了一個全彩色的顯示器,控制開口率實現真正意義上更高端的印刷期刊封面的彩色顯示。
他也介紹,在材料方面,最重要的染料合成和配方以及墨水材料的研制已經實現可量產的水平;在彩色色域方面,完全超過用濾光片做的電泳電子紙彩色產品的色域范圍,基于此,現在已經建成了2.5代反射式顯示中試及每個月10K的量產水平,可通過三原色疊加實現全彩色動態視頻,顯示響應時間為12ms、色域50% NTSC、可視角達到170°,是現有商用彩色電子紙顏色的52倍。
周富國教授認為,電子紙技術未來擁有巨大的市場機會。通過第三方的預測,2025年電子紙終端產品市場有望達到700億美元。他介紹,當前我國產業鏈知識產權進一步展開布局,專利范圍覆蓋了原始的核心材料、像素結構和工藝以及先進的裝備。近十年來,我國在電子紙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已形成了國際領先優勢。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