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振邦
敦泰電子(深圳)有限公司前瞻產品處總監
在AMOLED演進下,人機介面技術仍需進一步突破
近年來,在中小尺寸智能移動終端市場快速增長的帶動下,AMOLED面板正加速應用,已基本成為各品牌企業高端手機的基本配置。然而,在AMOLED面板不斷應用過程中,人機界面技術也面臨著新的技術挑戰。在本屆顯示大會上,敦泰電子(深圳)有限公司前瞻產品處總監貢振邦以“AMOLED演進下人機界面技術面臨的挑戰”為主題,分享了人機介面技術的發展。
貢振邦介紹,作為全球領先的人機界面解決方案提供商,敦泰電子包含顯示、觸控、指紋識別等產品線,除支持傳統觸控模組外,在有較高技術門檻的In-cell、On-cell領域,研制出可有效滿足觸摸屏輕薄化需求的先進可量產方案,在AMOLED的應用上,也基本覆蓋小尺寸智能穿戴、中尺寸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等領域。他也表示,2021年敦泰電子在Glass AMOLED觸控芯片市占率超過40%,在高端的游戲手機觸控芯片市占率超過60%。
貢振邦表示,相對LCD,OLED具有超薄可彎曲/折疊/卷曲、高響應速度<1us、廣視角、廣色域、超高對比>100000:1、低功耗等諸多優勢,正成為5G智能手機重要的元器件。但他也指出,OLED也存在一些技術挑戰與問題,比如元器件壽命低(燒屏現象)、獨立像素、低亮度Mura、低亮度PWM調光頻閃、分辨率較低、觸控信噪比低、折疊應用LGM等問題。
不過,貢振邦也表示,目前AMOLED面板已經通過驅動芯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甚至解決了很多問題。比如,燒屏現象可以通過De-burning的方法來做一定的補償;獨立像素, 低亮度Mura會有不均勻的發光亮度,或源自TFT本身的特性,或源自制程當中膜厚的不均勻,則可用De-mura解決mura的現象;低亮度PWM調光頻閃可以用高頻EM PWM調光4~32 pulses;分辨率較低則可以用SPR像素補償算法做補償;觸控信噪比低,通過多列同發 + 特殊自容抗飽和算法來解決;折疊應用LGM(Low Ground Mass) 可以減少觸控耦合電容。
關于AMOLED產品發展趨勢,貢振邦表示,2021-2024年全球AMOLED產能將大幅增長,良率也將大大提升,將會出現去產能化,產品發展路徑主要有:一是大尺寸化,畢竟手機對AMOLED需求還是比較穩定的,特別是疫情疫情影響下還出現了下滑;二是加快車載顯示應用,提升利潤率;三是布局Foldable/Bendable,增加差異化應用;四是降低模塊成本。
在此行業發展背景下,貢振邦表示,AMOLED無偏光片技術、屏下攝像頭技術、LTPO and Fast Response、窄邊框、高可靠性、模組成本下降值得關注。
關于無偏光片技術,貢振邦表示,去掉AMOLED用的圓偏光片,可以進一步提升透光率,但對驅動IC提出了新的要求,“電流密度就不需要那么高,IC工作的區間會縮短,就要求IC的輸出精準度需要提高。”而屏下攝像頭技術因分辨率、像素排布、透明導電材料等問題,需要對驅動IC做出改變,對機身電阻電容要提前做補償。LTPO未來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也將對驅動IC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是驅動芯片的刷新率。而折疊OLED也會產生噪聲和更大的負載。
貢振邦總結道,AMOLED于高演色力,高對比度,快速響應, 超輕薄四大特性進行產品差異化;柔性AMOLED除了傳統的折疊/非折疊手機市場外, 將朝向大尺寸及高附加價值應用快速發展;敦泰電子也將與AMOLED面板客戶及終端客戶將密切合作開發下世代觸控及顯示驅動芯片。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