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Mini-LED作為Micro-LED的過渡技術迅速出圈,各大廠商頻頻發力Mini-LED產品,一度加速了Mini-LED產業鏈的發展勢頭。然而,Mini-LED要實現縮微化就必然要應用轉移技術。在2022中國國際Mini/Micro-LED產業技術峰會上,新益昌副總經理張鳳以“轉移技術中的達芬奇密碼”為主題,詳細介紹了新益昌在巨量轉移技術上的研發進展。
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INI事業部副總經理張鳳
張鳳介紹,新益昌成立于2006年,在2021年科創板上市,一直專注于專業智能裝備制造,涉及三個板塊,包括Mini-LED新型顯示設備、半導體設備、電容器設備及鋰電池設備的研發、生產。
她認為,隨著微間距顯示市場發展,從傳統LED芯片到Mini-LED芯片,再到Micro-LED芯片,芯片微縮化之路是蓬勃發展,且在在微縮化過程中,仍然有離不開封裝的方案出現,基板也從PCB過渡到玻璃。她表示,在巨量轉移技術路線上,有Mini-COB、Mini-COG、POB、POG,這些都離不開固晶巨量轉移。
她也表示,目前 Mini-LED與Micro-LED芯片與背板技術與量產規模,已逐步趨于穩定;在PM與AM驅動技術也有很好的進展;微間距的市場規模愈來愈加大。
“工藝決定了設備,而設備決定了產品品質。” 張鳳介紹,目前新益昌轉移技術產品主要分直顯和背光兩大類,但兩者從背板到芯片,以及焊接材料、封裝工藝,差異還是很大的。其中,直顯產品的配線方案,通過6臺設備串聯在一起,一站式RGB作業,布局方便簡潔,可使用系統串聯進行芯片混BIN做業,提升產品品質。而Mini背光產品的配線方案采用流水線串聯6工位固晶機,整線實現自動式上、下料,以及基于強大的軟件運行平臺,實現設備高度智能化,操作簡單。
張鳳也介紹了轉移技術三大難點:一是芯片技術、背板技術;二是轉移&良率;三是色彩體現、缺陷管理、驅動。她指出,Mini-LED芯片的轉移主要是通過高速貼片機或固晶機實現,而直顯Mini-LED則以高速高精度固晶機為主;Mini-LED芯片由于其焊點面積小,因此,對于錫膏量控制、印刷精度、固晶精度的要求愈來愈高,來降低或避免假焊的不良發生。那么如何在維持高的轉移速度,有可以有高的轉移精度,是至關重要的。
同時,她也介紹,Mini-LED顯示技術在色彩體現上,也是重要的控制要素,主要決定于固晶以及回流焊后芯片的狀態(有無傾斜、旋轉、偏移等),減少光學膜片的厚度或者數量,缺陷管理中的返修也都是目前技術的難點。
為提升轉移的精準度的問題,張鳳介紹,新益昌擁有三個“密碼”。密碼一是新益昌作為傳統固晶方式的代表,通過1 by 1管控與2次精度修正,主動控制與被動輔助同時進行單顆管控作為基礎,在先確保固晶精度與品質的前提下進行的高速做業模式的技術。其優勢在于工程管控細致到每顆芯片、設備穩定度高、設備產能在業界處于領先位置、產出良率極高。
密碼二主要在色彩管控,無論Mini-LED直顯(RGB)還是背光(BLU)的設備,都可以通過讀取mapping圖取晶的功能,實現自動混打,從而使產品擁有更好的色彩均勻度,且可根據客戶需求,客制化算法與硬體架構組合優化。
密碼三主要在于芯片Damage改善,通過對主動結構與被動反饋技術的優化與改善,可以將芯片在被頂起時受到的Damage減少到最低,且經過反復測試,取晶后芯片底部觀察不到印痕。
對于熱點話題元宇宙,張鳳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隨著小間距的快速增長和微間距快速發展,未來Mini/Micro-LED將進入AR/VR/XR、超高清顯示,比如高端家庭影院、直播顯示、車載顯示等應用場景,與未來元宇宙概念產品深度結合,真正進入到顯示無處不在的發展階段。
2022中國國際Mini/Micro-LED產業技術峰會錄播
掃碼進入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