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Micro-LED技術的發展,歸根結底會落實到產業化。在2022中國國際Mini/Micro-LED產業技術峰會上,康佳集團顯示設計與工業設計中心總經理林偉瀚以“Micro/Mini-LED產業化趨勢簡析”為主題,分享了如何實現Micro/Mini-LED產業化。
康佳集團顯示設計與工業設計中心總經理林偉瀚
林偉瀚分別從Micro-LED、Mini-LED直顯、Mini-LED背光市場、Mini-LED四個方面介紹了Mini/Micro-LED產業化趨勢。在Micro-LED方面,林偉瀚認為像素小,背板彎曲應力影響小。柔性背板是Micro-LED作為產業化最特殊的技術點,也是整個產業鏈應用最有價值的地方。林偉瀚也認為,實現Micro-LED產業化在磊晶、芯片、巨量轉移、修復、色彩化方面還面臨技術挑戰。
他也表示,Micro-LED目前最大范圍的應用是在穿戴,據了解,Micro-LED在軍用方面應用比較多。如何實現Micro-LED民用?他認為是構建生態,生態需要大量的軟件投入,另外是場景的搭建。
林偉瀚還分享Micro-LED產業化在性能EQE、驅動效率、大尺寸應用、可靠性方面也面臨一些挑戰。目前康佳顯示在巨量轉移方面持續深耕2-3年,林偉瀚介紹,康佳顯示已研發出混合式巨量轉移(HMT),它是把多種混合方式集合在一起,單次轉移已經可以超過接近100萬顆,目前能實現產品最小的間距約為P0.12。還有康佳顯示自研Micro-LED1530(Mini 0306)芯片及巨量修補技術,單次可實現近萬顆芯片修補,目前已經批量生產。在巨量轉移方面,要實現轉移異形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康佳顯示已經突破了這一技術難點。
在Mini-LED產業化方面,林偉瀚介紹直顯應用比較多,從小間距到大間距,康佳顯示的產品主要聚焦在P2.0以下、大尺寸。他還表示,最近政府發布“百城千屏”政策以及目前“無處不顯示”的趨勢分析,預測這兩年屏幕的需求量會爆增,預測到2025年市場規模能夠達到90億美元,所以,他認為康佳顯示在P2.0以下,特別是P1.0左右的市場規模是大幅度增長的。
Mini-LED直顯產業化還面臨成本問題,從2019年~2021年中國大陸小間距LED屏市場均價分析,目前均價突破了2萬元。林偉瀚認為,如果Mini直顯想要實現產業化的突破,成本是比較高的。另外,在性能方面面臨模組黑度不均、屏幕模塊化嚴重、對比度僅10000:1、白畫面不均勻、視校差等挑戰。目前康佳顯示已經突破了這些痛點,也有相應的產品推出市場。
林偉瀚還介紹了Mini-LED背光產業化趨勢:一是OLED顯示存在性能和產業短板,需尋找替代品;二是顯示技術有技術迭代周期,液晶顯示派系需要續命;三是LED芯片廠大規模擴產,產能過剩需要尋找出???;四是頭部廠商的競爭。
結合Mini-LED背光市場分析,DSCC預測Mini背光電子類的產品包括:電視、筆電、平板電腦,到2025年總出貨量將超過4800萬臺,從TV程度來看,預計今年會突破400萬臺,所以整個市場的增長是非常快的。
從背光顯示的產品歷程看,2019年以來,主流產品紛紛推出Mini-LED背光或類似技術的電視、顯示器、VR和車載顯示等終端產品,Mini-LED迎來商業元年,隨著產業鏈成熟、成本下降,2022年Mini-LED背光有望迎來快速滲透,蘋果和三星具有風向標的作用,預計會帶動產業風潮,加速Mini-LED產業鏈標準的形成和快速成熟。
Mini-LED背光產業化會遇到哪些挑戰?林偉瀚認為,一是成本,目前77寸的OLED售價2萬塊錢左右,而Mini-LED售價是大概1.5萬,所以成本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二是加工,精度、良率和效率方面也存在明顯挑戰;三是性能,畫質、外觀、功耗、可靠性也面臨挑戰。
針對整個Mini/Micro-LED,目前實現產業化迫在眉睫,林偉瀚認為,盡管實現Mini/Micro-LED產業化還面臨較多挑戰,但業界對產業化的突破是非常有信心的。
2022中國國際Mini/Micro-LED產業技術峰會錄播
掃碼進入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