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2023年底閃電宣布出讓世碩昆山廠控制權給「策略投資人」立臻精密,2現象值得觀察,首先是立訊「公開否認」跟立臻精密是母子公司;其次,和碩保留業務接單模式,意味現階段營收不受影響,但會將新資源將投注新產品及新制造地,「多元」將是蘋果供應鏈必須面對的關鍵字�
和碩宣布將中國大�4個生產基地之一「昆山世碩」控制權讓與立臻精密昆山,僅保留37.5%股權,外界多認為立臻是立訊集團成員,等同于立訊董事長王來春接手和碩昆山廠,但其實,立訊在2021年即透過董事長辦公室秘書公開否認立臻精密是立訊精密子公司,臺面上立訊持有常熟立臻也只�10%股權,更只有立臻江蘇0.02%股權�
布局分散集中化風�
為何立訊集團強調跟立臻集團非關系企業?業界認為,蘋果供應鏈多元化策略近年不斷升級,日前鄭州廠在疫情期間曾一度封廠,影響新品上市,更讓蘋果積極降低制造集中化,避免旺季風險,分散供應鏈風險成蘋果重視策略,立訊已經是前三大iPhone制造商,扶植立臻可以分散集中化風險。根據蘋果供應鏈名單,立臻在今年公布�2022年供應鏈白皮書中上未出現�
根據中國大陸網站信息�2019年常熟立臻成立背后股東眾多,立訊精密、常熟立訊實業投資、立訊實業等合計出資6億人民幣,持有常熟立�10%股權,換言之,立訊臺面上只是常熟立�10%股權的股東,不過,立臻創辦人張軍是立訊高階主管,故兩公司即便從財務面上非關系企業,但立臻仍難脫離泛立訊集團色彩�
常熟立臻后來投資60億人民幣成立立臻精密江蘇,常熟立臻持有立臻精密江�99.98%股權,立訊持�0.02%,立臻精密江蘇就是買下緯創昆�2廠(緯創江蘇及緯新資通昆山)的企業,這兩座工廠后更名立臻科技昆山�2021年立臻江蘇大手筆在昆山投資建廠,今年5月復�10億人民幣成立昆山立臻控股,逐漸集團化掌握從臺商接手的多座iPhone工廠�
iPhone 15�4大代工廠大洗�
2023年也是iPhone供應商洗牌的一年,TATA在接手緯創印度班加羅爾的工廠后,為取得政府補貼,需達成先前緯創承諾2024�3月前生產18億美元iPhone的要求,但因TATA先前機殼廠良率僅1/2達標,蘋果把產能需求較低的機種給TATA生產以測試良率,直到確認該生產標準達標,目前供貨比預估僅5%�
和碩仍有中國大陸上海、蘇州、重�3生產基地,昆山引進在地策略伙伴后,和碩將不再注資昆山單一廠區,將該筆資金做用于全球制造布局,且業務接單跟研發技術仍由和碩負責,換言之,業界認為現階段仍是和碩接單后再下單昆山廠,短期內不影響和碩營收,但長期則因產業開放競爭,和碩仍須憑本身能力展現價值�
資深業界人士指出,和碩考慮手機以外的投資已無可避免,因為手機已經風光十年,不可能未來仍一支獨秀,和碩需要溫和漸進式調整資源配置,但同時手機在中國制造也仍是重要進行式,此時的電子制造業情勢就是:在矛盾中仍保有和諧�
出脫海外� 采漸進式調整
和碩�2021年透過子公司日麗放棄參與現增,將機殼廠日鎧股權由立訊及關連企業認購,和碩集團持股降至46.487%,喪失控制權,此次和碩以類似模式出脫昆山廠控制權,可以觀察出緯創在多元化布局上,偏好一次賣斷(賣昆山及印度廠均為賣斷),和碩則偏好漸進式調整,業界人士指出,手機是和碩重要產品業務,不會賣掉手機業務,也不致于退出手機供應鏈�
根據和碩年報顯示�2022年世碩昆山小�5,000萬元左右,未來若在立臻注資下擴廠營運,若營運轉盈,和碩也能認列收益�
2021年起和碩加速多元化布局,包括投資墨西哥、越南、印度廠,多據點設廠也提高資金負擔,業界分析,近兩年和碩加速全球擴張投資,投資活動大增,使期末與約當現金余額在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水位降低,透過昆山廠結盟模式有助于減少廠區周轉金負擔,有利于將股東權益最大化�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