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國際金融公司(IFC)為首的投資機構對晶能光電增資5550萬美元,這一事件在LED業界還是頗引人注目的。IFC是國際知名的融資公司,而晶能光電因為其擁有中國原創的硅襯底LED技術,在業界擁有特殊地位。
據了解,此次融資的目的是擴產,但是投資方并沒有明確表示重點擴產那部分業務。因為晶能目前在推進硅襯底LED大功率照明技術的同時,也在關注大尺寸背光源市場,而據了解,晶能目前在大尺寸背光市場所用的技術主要是藍寶石襯底LED技術。
電視背光源市場有其特殊性,LED作為背光源,就其芯片來講,屬于中等尺寸。目前大陸地區還沒有一家LED芯片企業順利進入大尺寸背光市常在今年9月全國LED行業學術會議上,南昌大學教授江風益曾經指出,硅襯底LED的優勢是“一大一斜。大是指大功率照明芯片,小是指應用于顯示顯像領域的小尺寸芯片,而目前看中等尺寸芯片在背光源市場應用還未見明顯優勢。作為企業,晶能想利用藍寶石LED技術進入電視背光市場是可以理解的,但晶能的優勢是硅襯底LED的先發優勢,如果公司一旦放慢硅襯底LED的研發和產業化速度,無論對晶能公司本身還是國家(我國LED產業發展),都將可能失去市場先機。
從投資的角度看,這次融資對硅襯底LED技術的發展和產業化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有利有弊。對于高新技術的融資,是好事不是壞事。但海外資金注資中國原創技術,是福是禍還需要時間的檢驗。機構融資資金是一把雙刃劍,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其實并不利于這一中國原創的技術在中國的輻射和推廣。不可否認,風險投資資金在促進技術發展和產業化的同時,也對這一技術在中國的輻射和推廣產生制約。當初引進海外風險投資,隨后產生一系列問題,這是當初的決策者沒有想到的。
從管理看,一個公司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要用不同的管理理念。不能否認,晶能目前還是一個小公司,用大公司的管理架構,致使其效率低下,包括管理效率、研發效率、生產效率等。目前晶能的運作模式并不利于硅襯底LED技術的發展。同時,國家對這一原創技術的支持力度和關注度也不夠。目前三星等國際大公司以及LED行業幾大巨頭如飛利浦、歐司朗、CREE等都加大了對硅襯底LED技術的研發力度,如果此時我們不加以重視,我們將失去我們已經具有的先發優勢。無論從企業的角度還是國家的角度,加快發展這一中國原創技術已經迫在眉睫。現在已經到了從國家層面考慮如何做大做強這一原創技術的產業化問題的時候,而不能僅僅局限于江西、南昌以及晶能光電一家公司。衷心希望晶能光電能夠在中華大地上開花并結出碩果,使中國原創技術走向世界,為人類照明事業作貢獻。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