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日,日本制造業三巨頭索尼、東芝和日立聯合宣布,將�2012年春季完成三家公司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業務的合并。在新成立的公司中,日本政府主導的投資基金Innovation Network Corp of Japan將投�2000億日�(約合24.7億美�),占�70%的優先股和普通股,剩余三家公司將分別獲得新公�10%的股份�
消息剛一公布,就在全球液晶顯示市場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因為三家公司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業務合并后,其產量將占到全球產量�20%以上,超過韓國的三星電子和日本的另一液晶面板巨頭夏普,成為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生產廠商,就此改變全球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場的競爭格局�
這不免令人想�2009年底發生在中國臺灣地區液晶面板產業領域的整合事件——奇美和群創光電之間的合并,兩家企業合并之后的奇美電子,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廠商,產能超過臺灣友達,僅次于三星電子和LG�
時隔不到兩年,兩次大的企業之間的整合,分別改變了全球大尺寸和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場的競爭格局。液晶面板產業大整合的時代是否已經來�?
目前,全球經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自2010年開始,歐美債務危機的持續動蕩、日本地震海嘯的重創、中國經濟通脹壓力的與日俱增,經濟的不穩定導致全球消費市場的疲軟,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的增速出現了明顯下滑,液晶面板作為電子產品的上游部件,從去年第二季度開始,價格便進入持續下降周期,到今年8月已經連續14個月出現下滑。全球液晶面板巨頭們公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業績顯示,幾乎全線出現大幅虧損:三星電子顯示器面板業務虧損2100億韓�(約合1.96億美�);LGDisplay虧損480億韓�(約合4479萬美�);臺灣奇美電子虧損130.1億元新臺�(約合4.47億美�),且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出現虧�;臺灣友達也難逃虧損的命運,第二季度虧�107.7億元新臺�(約合3.7億美�),迎來連續第三個季度的虧損�
面對萎靡不振的市場,液晶面板產業的投資擴張卻并未停止,特別是在中國,2010�2011年,京東方合肥的六代線、南京熊貓的六代線、京東方北京的八代線、TCL深圳�8.5代線等先后投產,已經通過國家審批的待建的高世代線還有三星在蘇州的7.5代線、LGDisplay在廣州的8.5代線、友達在昆山�8.5代線等。產能的持續釋放遠遠超出市場的消化能力,液晶面板價格的持續下降也成為必然�
在市場和產業發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液晶面板企業為阻止虧損持續擴大,不得不采取措施,而企業之間的整合成為液晶面板企業“過冬”的主要方式:通過企業之間液晶面板業務的整合,進一步擴大產品的生產規模,增強企業在下游客戶面前的話語權,優化配置企業業務資源,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贏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企業之間的整合,可以更好地集中優勢資源,進行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以搶占未來顯示技術的制高點,如OLED等�
目前出現的企業之間的整合都出現在同一國家或地區,這也進一步證明了區域之間的產業競爭正在逐步加劇�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