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相關部門已就面板進口關稅稅率是否應該調整以及調整幅度在國內整機廠商和上游面板企業中進行調研,各方意見不一。而據多家彩電企業高管透露,面板稅率上調已是箭在弦上,預計明年會正式調整�
據悉,稅率上調背景在于國內面板項目的陸續上馬:今�3�30日,CEC旗下中電熊貓的南�6代面板線公布投產�6月底,京東方8 .5代線正式投產�8�8日,T C L集團持股55%的華星光�8.5代線也正式投甀�8.5代線投產后,將能夠生產從1.7寸的手機屏到55寸的電視液晶屏的全系列產品。目前,我國26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板稅率�3%,其他液晶顯示板稅率�5%。有消息指,面板稅率可能從目前的3-5%上調�8%-12%之間。這一政策的實施無疑會提高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國產面板項目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
“我們當然希望面板稅率維持不變。因為即使國產彩電全部使用京東方和TCL的面板,也不能滿足需求;面板進口成本的提高勢必轉移到消費者身上。”某彩電企業高管不甚客氣地說,“不應因為幾個廠家而損害行業和消費者利益”。復旦大學平板顯示中心主任谷至華指出,我國電視廠商每年采購液晶屏�5000多萬塊,以后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加。而按照華星光電項目滿產的數字推算,一條線一年的產能�1400萬塊,加上京東方8.5代線的產能,一共不�3000萬塊,只能滿足國內部分市場的需求�
此外,由于液晶面板成本占液晶電視成本高達70%�80%,關稅的提高將對境外面板巨頭形成致命打擊�2010年,中國進口液晶面板金額高達470億美元,僅次于集成電路、石油和鐵礦石;尤其�32寸以上液晶屏,中國電視整機企業基本依賴進口。僅今年6月中旬,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白為�帶領大陸8家主要彩電廠家,向臺灣面板廠家開出了55億美元的液晶面板采購大單�
自去年以來,面板產業打破多年來形成的供求周期,已連續11個月處于降價通道,多家面板制造企業陷入虧損,紛紛減產保價。市調機構Displaybank最新公布的面板報價顯示�9月面板價格繼續下行,32寸及42寸面板,報價與上月相比各下滑�3美元,至134美元�215美元。面板售價已接近現金成本。與此對應的是,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液晶面板巨頭全線出現大幅虧損:三星電子顯示器面板業務虧損2100億韓元;LGDisplay虧損480億韓元,臺灣奇美電子虧損130.1億元新臺幣,且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出現虧損�
而家電分析師劉步塵則表示“現在全球面板行業并不景氣,國家調整稅率肯定是對扶持國產面板項目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今年上半年,京東方共虧�12億多元,預計前三季度虧損額還將進一步擴大到21億元�23億元,政府應該不會坐視重要產業長期巨額虧損。”中國電子視像協會的相關負責人更是直言,“稅率調整已經迫在眉睫。�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