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引爆LED市場的背光源業務,因為中國市場再次掀起波瀾。LED背光源電視的中國大陸市場究竟有多�?一份來自產業研究所的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大陸一線、二線電視廠商LED背光源電視出貨量超過8000萬臺,如果按照平均每臺電視的LED背光源封裝器件采購成本為33.75元計算,光是LED背光源電視市場的封裝器件產值規模就超過27億元�
其中,韓系、臺系廠商較早進入電視廠商背光供應鏈,并占據絕對的市場份額。不過近幾年,中國大陸也聚集了一批如:帝光電子、亞通光電等知名背光模組廠商,傳統電視廠商也有自己的模組廠,創維更是�2009年開始就基本能自足。考慮到價格、技術的成熟度以及快速響應的本地化服務等諸多因素,中國大陸電視廠商已經開始較大規模采購大陸企業生產的背光源產品,而且這種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
大尺寸背光成市場香餑�
目前,中國大陸市場新出貨的電視背光源基本上都已經采用LED。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CCFL將會被徹底淘汰,國內一批多年堅持在背光源器件領域深耕細作的廠商,市場份額也變得越來越大。記者走訪深圳多家賣場了解到,采用LED背光液晶電視的滲透率越來越高,以及大尺寸背光模組國產化比例大幅提升。筆者認為,大尺寸背光LED將成為業務增長的主要來源�
LED背光電視的銷售火爆、也得到大陸電視廠商的逐步認可及消費者的回應,讓大陸背光源器件廠商看到了機會。特別是在近幾年全球LED行業整體陷入困境、企業盈利逐年下滑的背景下,讓一直堅持在背光源模組業務的廠商營收近兩年表現顯得尤為突出,使得眾多企業紛紛轉型主攻背光市場�
依筆者看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任何業務在市場上都不能永久存在,特別是電子信息行業。所以背光源市場亦不是永久的,僅僅把寶押在單一業務上肯定是不可行。隨著單顆燈珠亮度逐步提升,背光模組使用的燈珠顆數會減少,比如兩年前同樣尺寸的電視機使�90顆,現在可能只要用到60顆,少了近三分之一。且全球背光源需求已經趨于飽和,每年只是1%或者是2%的增長而已�
大陸背光廠勢力漸� 韓臺廠小�
LED背光技術最早被導入到手機按鍵背光,2008年逐漸進入產業化,2009年進入中大尺寸顯示背光領域,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和液晶電視。隨之而來的是產業格局的改變,曾經一度是歐美和中國臺灣地區廠商天下的LED背光,如今被中國大陸廠商分食,電視廠商也紛紛移情別戀�
然而,受到中國大陸廠商擠壓,中國臺灣地區二線LED背光廠商在背光器件領域逐漸失去原有市場份額。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大陸LED背光器件月產能將超過2000KK。預�2014年大陸LED背光器件將進入產能集中釋放期,這將進一步擠壓中國臺灣地區LED背光廠商的原有市場份額。與此同時,隨著電視顯示技術的發展,背光模組企業對新技術的重視程度和研發進程,將直接影響到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電視需求市場的最終表現,也將成為新市場格局形成的關鍵因素�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LEDinside表示,隨著中國企業技術不斷提升,中國LED背光領域已經顯現崛起勢頭,在中國電視品牌出貨帶動下,中國LED背光模組廠商業績大增。盡管產能與營收規模上與臺灣的背光廠上仍有一大段的落差,但已經逐漸進入背光領域�
中國廠商LED背光技術雖然整體水準仍與臺灣或國際廠商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已經逐漸得到中國下游企業認可,特別是應用于智能手機的小尺寸背光,較高的性價比受到中國二線甚至一線手機廠商的青睞。另外,在LED大尺寸背光領域,中國電視大廠大約�2012�2季度開始全面使用中國國產大尺寸背光LED器件,大�6大傳統彩電廠商中,除海信對中國國產LED背光仍未大規模采用,其他廠商都已經導入中國LED背光器件,而且應用比例有逐漸擴大的趨勀�
LEDinside表示,背光模組業務仍是目前LED行業最大應用領域,全球LED背光廠商主要集中于臺灣以及日韓等國家。由于LED背光技術門檻較高,中國廠商介入比較困難,特別是大尺寸背光領域,僅有少數中國廠商有能力生產,近年來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和國際廠商產品性能上差距不斷縮小,加上具有制造成本優勢,致使中國LED背光器件性價比不斷提升,慢慢取代了中國臺灣或者日韓等國際廠商市場份額。雖然LED背光市場需求已經接近飽和,新增市場有限,但是對中國LED背光廠商而言,仍然存在替代機會。中國廠商的整體營收還遠遠不及臺灣廠商,此外還有日韓廠商,替代性市場仍然有較大的空間。因此中國LED背光廠商也紛紛表示要進入LED背光領域或者擴充產能�
LEDinside強調,中國大陸是未來電視、手機、筆電等產品的全球主要生產集聚區域,是LED背光器件的主要消耗基地,未來中國大陸LED背光廠商取代中國臺灣或者國際廠商將會是不可逆轉的趨勀對于日韓等廠商而言,在專利保護下仍會有一定的市場;而對于中國臺灣LED背光廠商而言,上游與陸廠資源相當,下游卻缺少品牌廠商,如果仍然不作出改變,將會處于尷尬被動的局靀�
WitsView則表示,2013年液晶電視出貨量由年初預估的215.5百萬臺,下修至目前的208.8百萬臺,年增長率�1.1%。主要因素受到全球總體經濟表現仍不明朗,特別是歐洲市場表現不�;其二、中國節能惠民補貼政策宣布停止,中國電視出貨成長動能趨緩;三、電視尺寸需求增長,導致出貨臺數下滑影響等多重因素影響。由于上半年電視背光市場的備貨效應僅延續到五月底,因此今年下半年電視背光市場只能期待終端銷售表現能否超乎預期�
LED背光生命周期或延�
今年二季度,韓系廠商LG、三星相繼發布了OLED電視,不過,據內部人士消息反饋,因為目前良率不高,且存在其他技術問題,所以該款產品暫時不會大規模上市�
據悉,三星和LG的投入并沒能讓OLED電視實現液晶電視的規模效應,也就是說銷售情況并沒有達到市場預期。至于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的OLED面板廠商也沒有實現量甀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預計�2015年全球OLED電視機出貨量將達�210萬臺,高�2012年的3.4萬臺�
三星和LG遲遲未能在OLED項目上盈利,而索尼、夏普以及創維等電視機廠商則加緊推出分辨率可以媲美OLED,價格卻只有其一半的超高清液晶電視機。市場壓力迫使三星和LG也不得不相繼調整電視機產品戰略,正計劃加大高端液晶電視機的出貨量,以保證其市場領導地位�
超高清電視的推廣將對LED背光源廠商會帶來什么影�?國內多家背光模組大廠均表示,超高清電視對液晶玻璃和I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ED背光器件則并不需要進行太大的改進�
因為超高清電視在清晰度方面要求很高,所以LED背光產品必須提升10%�15%的亮度。據了解,超高清電視對LED背光來說也只是在亮度和色域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專門針對這塊市場的研發和業務工作正在進行之中,但因為4K電視短期內價格仍偏高,所以這塊市場需求量并不是太大�
就目前現狀來看,各家LED背光廠商并沒有針對超高清電視開發新的規格產品或研發新的技術,大多只是在現有的技術上作出相應參數提升以適應LED電視的市場轉變。但毋庸置疑的是,由于OLED顯示技術市場進展低于預期,再加上超高清液晶電視市場推廣提上日程,原本業內預期的LED背光產品市場需求增長放緩或將被延長市場生命周期�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