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屏融合的背景下,彩電這個大屏正在逐漸回歸客廳中心地位。而聯想、樂視、阿里巴巴、愛奇藝、小米等IT、互聯網企業爭相進入彩電業,似乎宣告�2013年彩電業的主角非智能化莫屬。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合作模式,更大屏也更具想象空間的互聯網電視市場成為市場香餑餑,盡管承擔不務正業風險,互聯網企業也需要拿出更強的利好說服力。電視行業這塊蛋糕被IT企業、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電視廠商一分為三,電視市場正在經歷著競爭態勢的變化,從此前傳統電視企業間的“內斗”,轉變成傳統電視廠商、IT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三國殺”�
隨著IT互聯網企業扎堆涉水智能電視,隨之遭遇到了傳統彩電巨頭們的強硬反擊。吃獨食無出路,明白這一道理的愛奇藝成為了互聯網行業的先知先覺者,并尋求與全球彩電業巨擘TCL展開了深度合�;日前,康佳也宣布推出業內首個線上品牌KKTV,聯合MStar、未來電視和京東進行深度逆向整合,以反擊跨界者入侵�
此前,樂視網推出超級電視,憑借著在價格上的巨大優勢,單在7月份就創下了1.7萬臺高銷量,這也刺激了小米加快進入智能電視領域的步伐,日前,小米電視呼之欲出。隨著跨界者的涌入讓彩電行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也讓傳統電視制造商“人人自危”。電視正經歷從單向廣播到互動點播的轉變,傳統制造商要順應網絡時代新需求,實施逆向整合�
從內斗到跨界爭奪�
就目前來看,在這場跨行業爭奪中,三方各有優勢:傳統電視廠商在顯示技術、市場和渠道建設方面具有其他兩類無法比擬的優�;互聯網企業在視頻內容方面具有優勢;IT企業則在操作系統優化、APP開發、智能功能體驗等方面具有先天優勢。與此同時,三方的劣勢也非常明顯:傳統電視廠商在智能體驗和內容應用方面基礎薄弱,而IT企業則在電視基礎顯示領域沒有積淀,互聯網企業更是在顯示技術、應用體驗和渠道建設方面存在短板�
但是任何獨家企業的內容優勢,任何制造業的經驗和智能平臺的把控在電視機這個領域似乎不是萬能的。想要立于不敗之地,技術積淀、產品特色、渠道建設全部都要與時俱進�
就拿樂視、愛奇藝和聯想、小米來說,前兩者憑借版權優勢在視頻領域風生水起;而聯想更是幾乎吃掉了PC領域,登上全球PC行業龍頭寶座;小米近幾年在手機領域也發揮的淋漓盡致。但在彩電產業面前,他們遇到了難題,聯想最初進入電視領域直指高端產品,但慘淡的銷售數據最終讓其俯下身�;樂視發布超級電視至今,從未正式面對過售后服務問題,或許其自身可能也沒有想到對策�
業內專家認為,面對未來殘酷的市場競爭和各自鮮明的特點,或許取長補短、優勢整合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前不久,夏普發布2013新品智能電視,就采用了PC巨頭聯想智能體驗解決方案,“樂”智能進駐夏普高端電視。該合作正是“優勢整合”的一次嘗試,將電視硬件設備與智能體驗解決方案做深度整合,充分發揮雙方的技術優勢,完全有可能創造出融合了傳統電視廠商和IT企業優勢的全新智能電視產品�
聯手才是雙贏?
傳統彩電廠商在智能化方面是有積累、有基因的,近年來彩電企業在智能化產品、云計算和網絡化技術應用、操作系統及應用軟件、新型顯示技術等方面獲得實質性的突破�
例如,TCL最新打造的智能云端系統、Tcloud云中心技術和“云家庭”系列產品,可以令消費者親身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智能化云生活。TCL是國內首家建立起“液晶面板——背光模組——電視整機”一體化優勢的企業,為公司的一體化設計、制造提供了可靠的保證,2013年上半年華星光電凈利潤達8.9億元,成為TCL集團上半年財報中最大的貢獻力量,充分證明了上游液晶面板資源的重要性,這些優勢都不是新進入彩電業的互聯網企業短期內所能具備的�
在這種行業背景下,TCL愛奇藝電視TV+�9�3日正式問世。據悉,擁有強悍產品力的TCL愛奇藝電視TV+專為互聯網家庭量身定制,依托于TCL在彩電領� 32年的積淀�1.5億臺電視機的設計、研發、制造、服務經驗,再結合愛奇藝月均覆蓋4億電腦、筆記本、PAD、手機視頻用戶的互聯網服務能力,TV+不僅是最懂電視的互聯網終端,也是最懂互聯網的電視產品,將會為用戶帶來真正的互聯網化革新體驗�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在彩電業與互聯網業融合趨勢下,TCL此次與百度愛奇藝合作,希望能發揮各自優勢,打造一款具備互聯網基因和TV傳承的創新產品,在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的同時,也為彩電業互聯網化、IT化轉型提供有益探紀�
“基于‘愛奇藝inside’戰略,TCL愛奇藝電視TV+聚合了愛奇藝及PPS的高清視頻資源,將免費為用戶提供最多、最清晰、最流暢的高品質內容,并帶來流暢的操作體驗與一站式互聯網服務。”愛奇藝CEO龔宇表示,用戶無需另外付費,即可以在TV+上永久免費觀看到超過20萬高清專輯內容,全面覆蓋各類熱門影視劇,且每日更新�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為民指出,彩電、互聯網業融合大潮來勢兇猛,全球彩電業正迎來重大變革。TCL攜手愛奇藝發布革命性跨界產品TV+,率先在傳統彩電業導入互聯網精神和模式,必將加速此融合趨勢并推動彩電業的互聯網化、IT化轉型,此舉也為傳統彩電業的異業競合做出了極具示范意義的創新探索�
面臨著彩電業泛IT化的趨勢,彩電行業已經從之前的純粹比拼硬件升級為“硬�+軟件+內容+服務”層面的較量。未來智能電視的發展方向很多,在線搜紀網頁瀏覽、VOD點播、語音對話、手勢識別、在線購物、視頻會議以及娛樂游戲等方面都有待于探索、嘗試、優化、完善,尤其在產業鏈合作伙伴利益分成這個關鍵問題上尚無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案,的確需要各界企業的共同參與。一直在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行業打拼的互聯網企業在內容、軟件技術方面的確擁有一些優勢,如果能與TCL、海信、創維、長虹、康佳等彩電巨頭們合作,那未來還是有可能在智能電視市場上分一杯羹的�
彩電業進入流派之爭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樂視、愛奇藝、小米、聯想等IT、互聯網企業的進入,對傳統彩電企業影響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更多的是加速彩電智能化的升級。不過,前段時間微軟收購諾基亞的例子似乎給傳統彩電企業敲了個警鐘。目前的市場格局傳統企業獨大,那么十年后、二十年后呢?
而隨著大量IT、互聯網企業的進入,彩電業也進入了一個流派混戰時期。在某知名家電分析師看來,隨著小米電視的發布,彩電市場的新勢力已經分成了兩個派系。一個是樂視、小米這類的革命派,自己負責電視所有的軟硬件,包括電視的生甀研發、物流配售、售后服務等等。另一個派系則是愛奇藝、阿里巴巴這類,只負責軟件方面研發,將硬件交給傳統彩電企業�
綜合來看,目前彩電格局正在迎來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背后則隱藏多元化的格局。一個是以長虹為代表的傳統彩電企業,正在向上突圍。其次是跨界,像樂視、愛奇藝、聯想、小米、阿里巴巴等,這其中又分為以商業為突破口的阿里巴巴;依靠強大影視資源和軟件應用的樂視、愛奇藝。最后一個則是TCL、創維的融合模式。這些流派究竟誰才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是無法預測的,只有等待時間的考驗�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