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館與配套設施的建設中,多了不少LED的應用。其中,世博園的照明、景觀照明與世博的部分場館的照明都是由LED實現的�
據介紹,�2010年世博會期間,LED照明將會有一個很大范圍的集成示范,世博中心泛光照明、世博中心大型通透式顯示屏、世博主題館條形顯示屏……世博園內的LED燈具使用量約6�8萬套,占整個世博園景觀照明燈具的六成以上。上海世博會主題館內此番布置�7塊大型條狀LED全彩顯示屏,參觀者無論在主題館大廳的哪個角落,都能清楚地看到顯示屏上的文字和圖像。承擔世博園夜晚燈光照明總體規劃的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透露,世博園區內的方向指引牌及地下標識燈等均由LED照明系統組成�
有關科技部門“世博園區景觀光環境規劃新技術研究”項目對世博園區夜景觀做了科學定位,對觀光環境亮度和光色(色溫)控制和區域分化,會根據不同區域制定不同的LED照明方案,十分人性化�
圖:世博會主題館
圖:白色LED光源將在微微茶色的玻璃上照射出淡淡的漣漪,美輪美奐的景象將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世博主題館上演�
圖:世博中心泛光照明
上海世博會宣傳平臺——上海花旗集團大�
上海花旗集團大廈的臨江外墻表面,安裝有世界目前最大的戶外LED全彩顯示燈光幕墻系統。該系統采用全天候可拆裝式模塊化結構,實現了超大顯示屏與建筑物的一體化,幕墻高139.6米,�43.2米,總面積達�6030平方米,是目前中國大陸顯示面積最大的樓宇LED彩顯幕墻,其豐富、逼真的色彩,具有超強的視覺沖擊力,最遠可視距離可�10公里以上� 適用于各類圖文、視頻信息的顯示,并可以與網絡聯結,實時顯示各種信息,具有強大的宣傳和信息傳播功能,具備了作為上海黃浦江畔標志性燈光景觀的潛質�
北京館:本屆世博會上唯一可“變臉”展�
隨著80塊LED大屏幕在機械臂的帶動下不斷翻轉變化,展館輪廓也在發生變化,將鳥巢、水立方、天壇、國家大劇院等北京最具特色的新老地標性建筑的美景帶到世博會,寓意著一個多元、開放、快速發展中的魅力首都。這就是本屆世博會中唯一整體外形結構可“變臉”的展館——北京館�
北京館在設計時就要求呈現兩個重點,一是北京是一座成功舉辦奧運會、殘奧會的城市,另一個是北京去年成功舉辦了國�60周年慶祝活動,要將這兩大盛事帶到世博會中來,與即將舉辦的上海世博會貫通起來,共享這兩大盛事的喜悅。面積為600平方米的北京館外觀由兩部分組成,上面是可以變形的超大LED屏幕,下面是和水立方創意相似的膜狀建筑,外圍是5個向游客“招手”的福娃。主體鋼結構上安裝了多根機械移動臂,再由這些機械臂“舉起”約140平方米的LED屏。當北京館“變臉”時,機械臂連接的LED屏位置發生變化,同時屏幕上的圖像也隨之轉換,就形成了各個不同的造型效果。而且,由于采用了最節能的設計方式,最終的成品比設計方案節能近50%�
國家電網館:“魔盒”帶你“捕捉夏風�
國家電網館以“創新,點亮夢想”為主題,展現未來自然、人和社會的和諧共生關系。其核心展項“六面影像、懸浮體驗”的精彩“魔盒”將上演一場持�4�50秒的720度空間多媒體視聽盛宴,讓參觀者“沉浸式”地體驗自然能量的可持續利用將帶來的美好未來�
“魔盒”運用六面式大體量LED屏幕展示方式,融合環保理念和世界頂級的高新科技,將給參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觀賞體驗,而這也是該項技術在世界展示活動上的首次運用。觀眾將站在距底部高3米的懸浮玻璃平臺上,�112塊LED屏幕形成�720度空間包圍,前后、左右、上下將都是光影幻動的屏幕。一場持�4�50秒的720度空間多媒體視聽盛宴,將帶領參觀者感受自然能源轉化成人類可用能源的過程。在�4分多鐘里,整個“魔盒”仿佛在旋轉一般,參觀者將獲得一種如同在沖浪時進入卷起的浪花中般的曼妙感受,自己仿佛也是整個宇宙能量的一部分�
臺灣館:自然·心靈·城市
臺灣館由臺灣知名建筑師李祖原帶隊設計,其創意是以東方哲學為主軸,襯托本屆世博大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臺灣館以“山水心燈——自然·心靈·城市”為參展主題,由山形建筑體、點燈水臺、巨型玻璃天燈與LED燈心球幕組成。七大展示內容分別為山水劇場、點燈水臺、臺灣之心、臺灣之窗、心靈劇場、城市主題廣場和城市藝廊,其中心靈劇場、點燈水臺和城市主題廣場是重點展示區域。直徑為16米的LED大球內部是一個直徑為12米的360°心靈劇場,這里將上演三分半鐘的影片。全天域球幕劇場循環播放約四分鐘的“自然城市”影片,臺灣之窗、城市客廳也播放多媒體影片。點燈水臺是整個場館的亮點,這里是參觀者進行點燈儀式的場所。來自日月潭的水注入環狀水池,采自玉山的石頭立于水池中央,用臺灣陶土燒制而成的磚塊鋪滿地靀在這樣的意境中,參觀者在燈下許愿,LED燈將顯示祈福的天燈冉冉升空的奇妙景象�
英國館:盛開的“蒲公英�
英國館的主題是“傳承經典,鑄就未來”,最大的亮點是由6萬根蘊含植物種子的透明亞克力桿組成的巨型“種子殿堂”——這些觸須狀的“種子”頂端都帶有一個細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組合成多種圖案和顏色。所有的觸須將會隨風輕微搖動,使展館表面形成各種可變幻的光澤和色彩。“種子圣殿”周圍的設計也寓義深遠,它就像一張打開的包裝紙,將包裹在其中的“種子圣殿”送給中國,作為一份象征兩國友誼的禮物。白天,日光穿過6萬余根透明的亞克力桿照亮“種子圣殿”內部。夜晚,每根亞克力桿內含的LED光源將點亮整個“種子圣殿”,使英國館在黃浦江邊璀璨奪目�
廣東館:粵風粵韻‘粵’精�
世博會廣東館以廣東傳統特色的“騎樓”為原型,緊扣“綠色生活”展示主題,設置包括“綠色生活”、“綠色城市”和“綠色神話”三個展區。在制作工藝上吸取潮汕傳統剪紙的手法特征,將騎樓外表抽象成簡繁結合的精致圖案。展館外立面上部以騎樓建筑的圖案為肌�,用金屬薄片進行鏤空,通過LED燈光的內部透射,光線從表皮金屬間的縫隙滲透出�,形成晶瑩剔透的效果,配合不斷變幻的光線顏色,創造出獨特的“剪紙騎樓”效果,粵風粵韻令人回味。鎮館之寶也是一件秘密武器。據介紹,這是一幅名為“南粵風情”的大型陶瓷釉下雕花水晶玲瓏瓷板畫。這幅瓷板畫寬3米,�2.8米,厚度只有5毫米,祖廟、龍舟、粵劇、醒獅、木棉樹、荔枝樹、白玉蘭、芭蕉樹、珠江等廣東特色元素糅合其中,“龍舟”LED燈光一亮,音樂就響起來,伴有“喲嘿喲嘿”的劃船聲�
黑龍江館:夢幻冰�
黑龍江館取名為“一座晶瑩剔透的夢幻冰城”,�600平方米的展館面積里,將以冰雪為主線,展示黑龍江獨特的“綠色生態”、“冰雪旅游”和“人文精神”,表現了黑龍江人在神奇夢幻般的冰雪城鄉中,快樂向上的生活情境,詮釋“冰雪,讓我們與眾不同”的主題。從遠處看來,展館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冰雕,而走進這個冰雕內部就像進入到一座“夢幻冰城”,動感影視將讓參觀者充分體會冰雪世界的魅力。黑龍江展館取名為“一座晶瑩剔透的夢幻冰城”,采用水晶樹脂加上LED燈光,讓外墻不斷變換色彩,將在盛夏“反季節”展示黑龍江聞名于世的冰雪文化�
江蘇館:“理想之園�
江蘇館的場館主題是“錦繡江蘇,美好家園”,將通過三維立體動態沙盤模型,以機械裝置及多媒體聲光電技術結合,“主幕”、“沙盤地幕”、“移動屏”、“天幕”等多個載體相互配合變化,加以真人舞蹈秀配合表演,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立體觀影空間,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外墻是�28塊組合式動靜兩層LED貼膜大屏風組成,采用國際先進的伺服控制系統、全靜音散熱技術、表貼技術,面積�37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使用的最大的可移動LED屏幕組。外墻取自園林的排窗元素,采用“屏風”轉動開啟的形式凸顯江蘇特色。時而,魚嬉蓮葉,禾舞綠野,一個個繁體蘇字在煙雨江南中合成,錦繡畫圖快速展開;時而,碧波藍天,桃紅柳綠,芳香的茉莉在晴空下綻放;時而,大江東去,千帆競渡,一橋飛架,奔向大海,擁抱世界�
福建館:平安福建
福建館以“綠色宜居城市”為主要內容,向人們表達海峽西岸的發展方向。展館分為實體區、互動區、展演區以及精品區� 在實體區中,高科技LED顯示屏模擬出九曲溪,還有武夷山、鼓浪嶼、媽祖像等實景模型。互動展區中設有三個直徑兩米的大圓球,分別用福建特色的脫胎漆器、德化白瓷和漆線雕工藝制作。每個球上面都有一組經藝術家創作的精巧圖案,分別展現“開放前沿”、“緣通兩岸”與“和諧家園”的相關內容。展館背面墻上是一面近30平方米的大型高清LED播放屏,屏幕兩邊是兩個超大的脫胎漆瓶,每個直�1.5米、高3.6米,是國內已知的最大脫胎漆瓶。脫胎漆瓶既表現福建城市獨特的藝術品位,又寓意“平安福建”�
廣西館:綠色長城 藍色夢想
廣西館將圍繞“綠色家園,藍色夢想”的主題,集中展示廣西“銅鼓、繡球、壯錦、壯歌海洋、漓江風景、龍脊梯田、陽朔西街、紅樹林、北部灣、海上絲綢之路”的風情和魅力。外立面設計抽取榕樹的形象概念,榕樹涵養水土,是人們家園的“綠色長城”,傳達了對生命之源、自然之美的護持理念。展館內營造藍色鉆石互動八維光影空間,頂部寫真墻波光搖曳,海豚悠游自在,地面反射光影,渾然天成一副海底世界,對應了廣西館主題之一——“藍色夢想”。通過緊緊抓住特色元素,營造出“千年古榕”、“電子水簾”、“幻影繡球”、“機器美女”、“展演中心”、“銅鼓觸屏”、“鉆石空間”等展示區。展廳內人工置景與視頻互動,給人以身臨桂林山水其境的感受。原來展廳內左側有一塊長寬約�8米�6.5米的大型LED視屏,將播放桂林山水的宣傳片。在視屏周圍,工作人員布置有栩栩如生的象鼻山造型,山體上部與后部滿覆綠色植被,山體下部用視頻技術“融”入大屏幕上的漓江,與巨型LED視屏形成互動,將給人們造成身臨其境的錯覺�
甘肅館:炫目甘肅
甘肅館以絲綢之路上的城市興衰與再生為主線,展示主題為“絲路·城歌”,展示內容由城曲、壯歌、新韻三大板塊組成。甘肅館的材質采用更為現代的特制LED組合墻,利用漢簡構件組合成的飛天造型對外立面進行修剪,重點表達漢簡與飛天甘肅這兩個主要元素,突出甘肅特色,打破傳統寫實的表現。館內以“絲綢之路”上的城市興衰與再生為主線,設立“城曲”、“壯歌”和“新韻”三個部分,突出展示以敦煌為代表的輝煌歷史文化、以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城市建設成就為代表的新興城市文明和以循環經濟為代表的可持續發展思路�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