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面板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我國平板顯示領域加快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各種技術競相發展,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隨著我國多條高世代線的平穩運行以及新建的多條產線,我國液晶面板的產能持續增長,國產面板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大幅提高,國產液晶面板自給率達�30%,明年將進一步提升至40.%左右。展�2014年,我國平板顯示產業機遇和挑戰將并存,既有國內下游整機產品需求不斷增長、面板產量持續提高、新技術研發進程、政府大力支持等有利因素,也面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及面板產品存在結構性產能過剩風險等不利因素�
國產面板自給率將�40.2%
2014年,占據電視機成�70%的面板零部件在中國自給率將進一步提升,并逐漸擺脫完全依賴國外進口的境遇。我國的面板供應自給率將會在明年達到40.2%,比今年同期上漲34.1%,并且還將繼續提升,2015年或�7成自給率�
目前,我國有兩條液晶面板線,分別是京東方北京8代線,以及華星光電深�8代線。在現有�2條液晶面板線的基礎上,明年將會有包括京東方、LG、三星三條面板線相繼量產(LG、三星的面板均供給國�)�
據悉,京東方的面板生產線在合肥,明年的月產能能達�9萬片;LG的面板線在廣州,明年的月產能能達�6萬片;三星的面板線在蘇州,明年的月產能能達�5.5萬片。也就是說,2014年,我國的面板月產能將增�20.5萬片�
但從明年中國國內市場電視機面板出貨量來看,華星光�8.5代面板線�12萬片/月,因此仍占據國內市場電視機面板出貨量的45%,京東方�25%,三星、LG共占30%。從彩電需求量來看,一方面,由�2013年家電相關政策的拉動和產品向“智能�4K”的升級,彩電市場需求利好,預計國內液晶電視需求量同比增長10.8%。受2013年高基數和需求透支影響,預�2014年國內液晶電視市場需求與今年持平,液晶電視市場規模為4557萬臺,同比微幅增�0.5%。另一方面,因為智能電視、超高清電視和曲面電視等新品上市,預計這三類細分市場將在明年出現高增長�
此外,中國在建中�8代線面板廠,還有京東方重�8代線、京東方北京�2�8代線、中電熊貓南�8代線、華星光電深圳第2�8代線等等,其中,包括京東方重�8代線、中電熊貓南�8代線、華星光電深圳第2�8代線�3�8代廠計劃將于2015年導入量產,京東方北京第2�8代線預計�2016年投甀�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華星光電的第二期8.5代面板線將在2015年投入生產,將能夠提�10萬片/月的產能。如此多的面板線相繼投產,加上面板線的產能幾乎都�7-10萬片/月,我國明年的電視面板供應自給率將會上升�40.2%,并逐漸往5成的水位靠攏�
小尺寸移動顯示技術崛�
對于中國的移動顯示而言,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的需求量增長,促進了該產業的成長�2013年可謂是國內移動顯示產業的黃金時代,國產移動顯示技術在近年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以京東方、天馬、創維液晶等本土廠商為代表的平板顯示企業異軍突起,打破了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組成的平板顯示產業“鐵三角”格局�
2013年以來,中小尺寸屏需求不斷攀升,OLED、觸摸屏尋求技術差異化已成為移動終端行業的趨勢之一。在手機平板電腦成為移動互聯網入口的今天,顯示及觸控技術愈發成為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甚至將成為產品戰略高點�
國產品牌探路OLED市場
OLED是行業共同關注的未來顯示技術方向,目前來看受制于一些關鍵技術、成本及良品率偏低等因素影響,面板規模性應用及大尺寸產業化尚有較長一段進程,預計未�2-3年將呈現OLED技術與當前主流TFT-LCD技術并行狀態,短期內OLED還無法替代液晶電視�
制造成本、材料成本、投資成本三高,制約AMOLED大尺寸面板規模供應。因其良率較低,導致制造成本高,這也是大尺寸面板不能規模量產的核心原因。此外,AMOLED需高電流驅動,一般選用LTPS-TFT基板,而LTPS-TFT基板在設備、制程、工藝上比傳統a-siTFT-LCD要求程度高,也注定AMOLED的成本將居高不下。第三,新AMOLED線體所需投資也較同產能TFT-LCD高出許多,因此目前AMOLED量產產線均為TFT-LCD線體轉換而成�
國產品牌探路OLED市場。預�2014年OLED面板將會開始供應中國市場,但供應規模較小。預計國產品牌將會利用有限的OLED面板資源,陸續推出具有高端品牌形象的產品,卡位OLED市場�
大陸液晶面板產能與臺灣相抗衡
中國大陸雖然較晚投入面板事業,不過在國家政府政策、資金的援助、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以及自有彩電品牌等多項優勢的力挺之下,高世代面板廠也陸續投入量產,大陸面板廠勢力崛起,彩電品牌廠也竄出頭,包括TCL、海信、創維、康佳等,搶進全球電視品牌廠前十名位置,占有一席之地,累計中國大陸六大彩電品牌廠,于全球市占率約為2成�
行業研究機構指出,明年是陸廠與臺面板廠產能相抗衡的元年,后年則是來到技術、產品良率競爭的時間點�
大陸十二五計劃由國家扶植面板廠發展,包括京東方、中電熊貓、華星光電積極布�8.5代面板廠,根據統計,預計�2015年中國大�8代線面板廠將高達8座,陸面板廠產能大幅擴充,華星光電電視面板月產能�170萬片,今年全年產能約2000萬片,京東方約為1100萬片。大陸面板廠雖現階段仍有技術等問題,因此大陸彩電廠面板線仍有很高的比例為外購,但在高薪挖人才之下,大陸目標�2015年面板自給率將拉升至80%水平�
陸面板廠產能大幅擴充,要進行產能消化,當地龐大市場需求和彩電品牌的出海口成為最大的靠山,全球電視品牌今年出貨規畫上,TCL擠進第三名位置,海信也來到第五名,而創維、康佳也入列全球電視品牌廠前十名。除了內銷市場之外,TCL、海爾等也很積極進行外銷,已在北美等市場布局,不過對于搶占外銷市場,陸彩電品牌廠目前仍有質量技術、消費者對于品牌接受度等問題尚待克服,短期內仍將以內銷為主要動力�
面對韓國面板廠的領先、陸廠的急起直追,臺灣面板廠弱勢在于沒有自己的品牌,缺少了消化產能的出海口,同時大陸傳出將調高面板進口關稅的不利因素,競爭對手LG、三星因也在大陸設廠,可以免去關稅問題,對臺廠在市場上的競爭造成威脅�
不過,臺、韓廠折舊已經陸續步入尾聲,而大陸面板廠房仍需負擔高額的折舊份用,同時,陸廠出貨仍�32寸為主,但面板價格已經降至低點,經濟不景氣之下,面板供過于求,對陸廠也造成負擔,整體市場飽和,報價低迷要獲利較為辛苦等問題,也是陸廠在沖刺成長時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面板廠獲利將逐漸縮小
有機構研報表示,2014年第一季筆記本電腦(NB)面板報價因面板廠計劃大幅減少供給將可能止跌回穩,部分Wedge規格面板價格有機會于今年第四季落�;液晶電視面板則仍持續看跌,明�3�4月能否落底將視面板廠對于產能稼動率的調節程度;至于顯示器面板,盡管面板廠縮減供給,但正值傳統淡季,部分尺寸仍然呈現小幅下跌格局,能否止跌同樣須視產能調整而定�
由于筆記本電腦面板利潤較差,且終端需求遲遲未見起色,2013年筆電面板出貨大幅下滑,預估出貨量減少至1.78億片左右,年衰退�21~22%。面板廠對于2014年筆記本電腦面板產銷計劃仍然非常保守,根據前五大面板�(SDC/LGD/INX/AUO/BOE)初步的產銷計劃看來,年衰退將達25%,然由于面板廠針對產品規格持續進行差異化,如增加高分辨率、廣視角的產品比重等,明年上半年將出現結構性的供需吃緊,如考慮面板廠可能采取減產的動作,將有助于面板價格走勢止穩�
另外,薄型省電仍為產品長期的發展趨勢,面板廠計劃�2014年大幅減少Wedge規格的面板供給,但目前消費市場仍偏好低價產品,因此品牌受到預期供給將短缺的心理影響欲增加手中庫存的數量,使得目前�15.6英寸Wedge規格的面板出現稍微供需緊縮的狀況�
液晶顯示器部分,由于手機、平板市場的熱銷帶動消費者對于智能移動設備需求性大增,出貨持續呈現衰退,基于利潤考慮,面板廠從去年開始策略性的減少顯示器面板的供給,使得今年整體市場供需呈現平衡狀態。根據調查顯示,2014年液晶顯示器面板供給量將持續減少�145百萬片,年衰退�10%,然整體顯示器面板報價走勢,還需視電視產品市場供需狀況及面板廠產能稼動率的調整狀態而定�
液晶電視面板部分,目前以半成�(opencell)為主要出貨型態,盡管第三季價格跌幅超過預期,但相較于目前面板廠的成本結構而言,普遍仍能維持獲利,面板廠為確保成本優勢,產能利用率必須維持在高檔,這使得面板供過于求壓力持續上升,尤其�55英寸以上產品,將隨著G8.5新產能的增加,競爭將更激烈,特別�65英寸面板的價格戰更于本季提前開打。面板廠獲利能力從第三季開始將出現明顯的挑戰�
關鍵在于面板廠若能即早控制新舊產能的運作,明年第一季面板價格跌幅將可有效收斂,加上3月開始有新機陸續上市,接著有中國五一及六月世界杯的備貨需求,32-42英寸區間之面板價格將有機會�3~4月止穩,但由于SDC與BOE位于蘇州及合肥的8.5代廠陸續進入大量產,5月之后的價格走勢能難以評�;反之,倘若面板廠產線持續目前的高稼動率投產,加上新產能開出,屆時價格將被迫持續走跌至第二季,品牌廠和通路在無法承受跌價損失之情況下,上半年需求將出現急凍。屆時再考慮減產恐怕已是覆水難收�
有機構預計,2014年大尺寸面板(7英寸1024x600或以�)之供需比將上升�9.8%,供過于求的情況將較2013年更為明顯,隨著中國惠民政策退場及全球經濟復蘇牛步的影響下,面板廠產能稼動率并未隨著市場淡旺季積極調整,加上新產能持續開出,讓市場再度陷入供過于求的狀態,面板廠在獲利逐漸縮小之狀況下,確實得謹慎面對,并提早思考因應之道�
2014年機遇與挑戰并存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目前具有穩定的客戶和全球最大的市場,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這些都對液晶面板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帶來市場機遇�
市場方面,中國液晶面板企業具有全球最大的市場暨中國市場,以及占有中國市場80%以上的中國國內電視品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液晶電視得到消費者廣泛認可并迅速地普及,同時國內電視品牌通過技術及產品的革新,使其在中國市場上的占有率有著顯著上升,中國液晶面板企業加大與國內電視品牌的合作,其占有率也有著迅速的提升�
政策支持方面,液晶面板產業的形成及運營是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與長期的管理的,而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剛起步的中國液晶面板企業有足夠的信心去應對市場。除了資金的投入外,中國政府還通過液晶面板關稅的調整,�2011�3%調整�2012年的5%,確保了中國液晶面板企業在其市場上的競爭力�
除了這些有利因素外,國產品牌還需提高自身產品的競爭力。目前,中國液晶電視市場主流產品仍是32英寸,而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重點投�8.5代線,相對國外液晶面板企業較晚的投入,也大大降低了由于高額投資所引起的負擔。因此在液晶面板售價上也確保了其一定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大尺寸產品競爭力,并有效利用現有的產能是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面臨的課題�
現在,液晶面板市場中占有率最大的LG和三星熱衷于AMOLED電視面板生產,這也是其策略的一種。雖無法短期內替代液晶電視,但也是應對中國液晶面板企業的巨大挑戰并與之競爭的策略之一。奇美也通過策略的變更,開發并生產對自身較有利的差別化產品,維持其市場競爭力。日本液晶面板企業也通過LTPS和Oxide TFT技術的開發,致力于高分辨率產品的生甀�
由于市場的飽和,未來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的年平均增長率僅�5%。據中國液晶面板企業的未來新世代生產線投資計劃,以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為主的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預計未來將陸續投�5條新生產線,這意味著8.5代線所能供應的液晶電視面板年增長率將超�10%,繼而供需關系會更加惡化。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只有具備各方面競爭力,企業才能得以生存�
隨著液晶面板技術的成熟以及產量的快速提升,液晶面板的價格持續下跌,未來將趨于大尺寸方向發展,這也是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需進一步擴大產品線的原因所在。在32英寸的基礎上提高46英寸�55英寸等大尺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并有效利用現有的產能是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面臨的課題�
增加主流產品的比重并向國外市場積極擴張。由于中國國內市場的飽和,若需進一步提升中國液晶面板企業的競爭力,需積極提高國外市場的比重�
另外,為有效地應對市場并提高自身的產品競爭力,需開發與國外主流液晶面板企業旗鼓相當的產品。包括近期成為熱點話題的UHD,以及考慮到中長期,AMOLED面板的開發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若要有效地應對市場的多變性,不僅需要在產能方面進行投資,也要對新產品、下一代顯示技術的開發保持高度的重視并予以實施才能立己于不敗之地�
展望2014年,我國平板顯示產業機遇和挑戰并存,既有國內下游整機產品需求不斷增長、面板產量持續提高、新技術研發進程、政府大力支持等有利因素,也面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及面板產品存在結構性產能過剩風險等不利因素�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