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彩電銷量第三的企業掌舵人,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12月6日在惠州總部帶著上百名高管聽了一天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講座。智能手機無情地顛覆了諾基亞、摩托羅拉兩個功能手機時代的霸主,智能電視行業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傳統彩電企業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呢?這正是李東生想得最多的課題。
需融入互聯網基因
記者:聽完講座,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傳統彩電企業轉型,最大的挑戰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彩電業新舊陣營的競爭?
李東生:將來無論智能手機,還是智能電視,產品銷售完成后,如何給用戶提供增值服務才剛剛開始。這種能力如何構建,對傳統企業來說是一個挑戰。幾年前,TCL建立了歡網,通過服務平臺,讓智能電視的用戶體驗更好,讓用戶更愿意買你的電視機。但向用戶提供價值的盈利模式還沒建立起來,歡網目前還是免費的,收入與付出相比,還談不上盈利。我們還在努力建立用戶群,形成數據分析能力,探索怎么給客戶創造價值,同時給自身帶來新的商業機會。我們的手機業務也面臨產業轉型的挑戰。
傳統電子制造商如何在互聯網、云計算的技術上構建新的競爭力,最大的挑戰是企業的基因要改變。企業過往成功的經驗,會形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現在要建立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企業文化要升級,基因要改變,肯定不能只做一個產品制造公司。我們不僅要把產業鏈做深,做液晶面板,進行軟件、操作系統和芯片開發,工業能力提升是我們吃飯的本錢;還要導入更多互聯網的基因,谷歌、蘋果、樂視、小米等都跳進來做電視,我們無論產品技術、服務能力還是新商業模式建立都面臨機遇和挑戰。當然,挑戰更大一些。
從競爭格局看,明年還是傳統電視機廠為主,蘋果、小米它們更多在推盒子。蘋果想做電視機很久了,甚至小范圍展示蘋果電視,但是電視機的制造還是有很多knowhow(訣竅),彩電廠明年不會被顛覆。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高枕無憂,我們還是要變革。我們已決定推出相關的產品,也殺到它們的領域,把存量市場做得更完善。我們與愛奇藝合作,其實是把智能盒子與電視機融合在一起。
記者:彩電廠關鍵要推出不斷升級的產品,能賣內容,因為小米們會把彩電的毛利沖低。
李東生:我們未來也會推出新形態的產品,符合不斷升級換代的要求。除了盒子,電視機是否可以用其他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服務?關鍵要看消費者想要什么。我們的業務形態將改變,從推出產品,到根據消費者需求來定義產品,企業的組織架構、業務流程也都會相應改變。
小米的低價,是希望通過服務創造價值,另外從資本市場獲得收益。但是,通過賠錢在資本市場賺錢,這個故事在理論上是行不通的,當期不賺錢、未來賺錢,資本市場才會給你溢價。而我們不是財務投資,在這個產業不能走,最終要用業績體現。但現在我們不能只考慮當期業績,還要想怎樣留下用戶,思考七八年后能帶來什么。智能電視的毛利率會受到一定影響,所以我們的商業模式不能只靠產品銷售,還需要給客戶提供價值服務,來分享收益。如果只靠產品銷售獲利,只會越活越難受。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