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面板是推動手機向智能手機進化的一大動力。自從美國蘋果公司的“iPhone”于2007年問世以來,許多人開始使用手上終端,瀏覽之前需要從電腦訪問的網站。
為此做出巨大貢獻的,可以說是輸入器件的進化。因為隨著傳統手機的鍵盤變成觸摸面板、屏顯縮放和滾屏操作的簡化,從便攜終端的小屏幕上瀏覽網頁已經不再是難事。摒棄當時流行的電阻膜式,采用能夠實現滑屏和捏動縮放等操作的投射電容式觸摸面板是促進智能手機普及的決定性因素。
然而,當今觸摸面板的方式并非萬能。而且,就像智能手機市場的誕生那樣,隨著觸摸面板不斷進化,今后或許還會出現全新的應用。筆者最近有機會采訪了使人的行為與機械的動作相結合的互動技術的專家——慶應義塾大學教授稻見昌彥,請稻見教授對觸摸面板未來進行了展望。
——您認為觸摸面板今后將怎樣進化?
現在的觸摸面板是人向機械做出指示,對其進行操作的工具,在未來觸摸面板有可能進化成為實現人與機械相互作用的接口。屆時,身邊的所有物品都將起到觸摸面板的作用。
比方說,客廳的沙發成為觸摸面板。主人一躺下,沙發就能檢測到動作,調暗房間的照明,或是將燈光調成暖白色,創造放松的環境。另外,如果書房的椅子和桌子都成為觸摸面板,這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當主人持續保持相同姿勢的時候,桌椅將能夠提醒其“換換姿勢”。我覺得在今后,借助觸摸面板的功能,家具將向智能化發展。
觸摸面板適合用來檢測人體的動作。因為相比其他任何方式,這種方式能夠取得的信息最貼近用戶。就像上面提到的沙發的例子,沙發可以取得貼近用戶的信息??梢苑Q之為利用整個身體進行輸入的觸摸面板。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設想出很多不同的利用場景。
比方說,可以在床上鋪設觸摸面板,讀取皮膚和呼吸數據,并運用于健康管理。還可以讓地毯成為觸摸面板,判別出在地毯上行走的人員的身份,按其喜好調整房間的空調溫度。或是讓桌子具備觸摸面板的功能,根據盤子的數量讀取進餐的情況,判斷進食是否過量等。當然這說不定是在多管閑事(笑)。
這些用途的共同點在于人不是為了操作機器而有意識地觸摸,而是在人自然觸碰到物體、或是物體相互接觸時測量接觸的情況并進行分析,由機械主動做出某種動作。因為不是有意識地觸摸,而是“無意識地輸入”,所以機械可以先人一步,提供令人感到舒適、安全和安心的“透明服務”。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