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肯定對這個題目感到迷惑,什么是面板角度,為什么又說索尼正在轉向蘋果模式呢?先來解釋一下面板角度的問題,因為本文要講的三個公司,索尼、三星和蘋果都是和液晶面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索尼原本有自己的面板生產工廠,但是由于電視業務的不振,逐漸剝離了面板生產業務,從生產轉向了采購;而三星則是依舊維持自己的面板生產線,雖然也有向外采購面板,但是依舊維持一個封閉的生態圈;蘋果一直未有涉及到面板生產,但是其主營的產品,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以及未來可能推出的智能手表和電視,都是和顯示分不開,是非常重要的面板采購商。
因此本文絕對不是要從公司架構,產品構成等角度去分析三個公司的異同,而是從三個公司對面板生產的態度轉變,來看未來三個公司的策略轉變,可以算是管中窺豹,雖然不能全面反映出三個公司的全部狀態,但是看出一點門道,還是有希望的。
這里所說的索尼正在轉向蘋果模式,并非就指的是索尼也要開始大力開發手機、平板、筆記本等產品,相反索尼已經剝離了筆記本生產業務,電視業務也在調整中。這里主要的說的是,索尼已經不在將精力全部放在硬件研發上了,而是以營銷,系統,整合為主,和索尼相比,三星則是一個綜合體,而蘋果一直沒有將精力放在技術的開發上,新技術的研究別人來,但是整合應用,這是蘋果的基本策略。
那么我們就從對面板生產的策略開始說起,來看看三家公司是如何一路走來的,尤其是索尼和三星,曾經是液晶面板生產的最大對立廠商,如今過往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是未來究竟誰主沉浮,仍舊是一個未知數。
索尼:曾經的封閉系統王者
雖然CRT時代還沒有面板這個概念,但是當時擁有一臺索尼的“特麗瓏”電視,可是高檔的象征,彼時顯示領域索尼可謂王者,加上Walkman等產品的研發,可謂索尼的巔峰時代,但是成也蕭何敗蕭何,索尼因為CRT電視的成功,在液晶時代來臨后,一直轉變不過來,其雖然依靠原有的技術優勢,依舊盈利了一段時間,但最后還是吃到了惡果。
此后索尼迎頭趕上,在面板研發領域可以說索尼的技術并不弱,但是由于價格的優勢不大,一直未能真正的擊敗韓系,如今又到了技術變更的時期,OLED顯示技術很可能逐漸代替現有的液晶顯示技術,索尼對OLED技術的研發力度很大,但是只應用在專業顯示之上,并沒有將OLED普及化的雄心,其反而重視起了4K策略,逐漸剝離了面板生產業務。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