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定增方案獲得證監會的核準,TCL集團擬斥巨資全面進軍面板業務幾成定局。然而,作為產能面臨集中釋放的行業,一旦面板價格進一步下滑、OLED電視市場占有率大幅增加,面板業務的利潤空間將急劇萎縮。盡管公司目前試圖通過與網絡視頻平臺愛奇藝的合作,進行戰略轉型,但是最終或將淪為互聯網企業代工廠的聲音也甚囂塵上,對于TCL集團而言,押寶面板業務無疑是一場豪賭,而進軍互聯網電視帶來的潛在的風險也如影隨形。
面板行業前景堪憂
近期公司公布了定增獲得證監會核準的消息,根據此前非公開發行預案,TCL集團擬募集資金不超過20億元,其中15.4億元資金用于收購深超公司持有的華星光電30億元注冊資本出資額所對應的股權,盡管此前在預案中TCL集團對于該項投資給予了非常美好的預期,但是市場對于公司全力進軍面板業務卻是始終存在爭議的。
其中比較集中的爭議點則是面板行業的供需矛盾,作為面板最主要的需求方彩電市場自 2013年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到期后,因沒有新的政策刺激,銷售呈現疲軟的趨勢,但是供應商卻呈現競爭激勵的現象,根據奧維咨詢(AVC)統計,目前國內主要的高世代線共有4條,未來規劃將達到12條,2014年將有3條8.5代線陸續投入量產。他們預計隨著幾條8.5代線陸續建成,內地8代線玻璃基板投片產能將從2013年末的每月25萬片上升到2015年末的每月67萬片,供需矛盾一目了然。
盡管華星光電被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遇到了面板行業的好時機:2012年運營首年即遇到了國內面板行業前所未有的供不應求的局面,而在過去的一年間這一勢頭似乎并沒有減弱。但是值得警惕的是,這一繁榮或是短期促銷引發的假象,根據NPD Display Search研究機構認為,2013年面板廠商針對部分客戶和產品進行削價保量,不少面板需求已提前釋放,透支了部分市場,不排除今年下半年出現面板價格的低點。
押寶面板業務 風險如影隨形
同時業內比較擔心的還有來自于新技術變革引發的更新換代風險,“外國企業在紛紛收縮液晶面板業務,同時開始提前布局OLED產業,三星、LG等企業已經開始加大力度推廣代表新一代技術的OLED曲面電視,未來液晶產業鏈或將全面萎縮,而內地企業繼續加大液晶面板產業的布局,風險很大。”有業內分析人士曾表示。
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對于華星光電來說如在近幾年內盈利水平無法覆蓋其投入成本,那么在面板行業更新換代的環境下,毋庸置疑最終也會“死在沙灘上”,而從其盈利能力來看似乎華星光電競爭優勢也經不起推敲。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至今,華星光電獲得補貼和債務豁免達到78億元,但截止2013年三季度累計經營性盈利不足14億元,對于押寶華星光電如何預防及應對來自于外部、內部的風險,公司并未給予記者回應。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