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手�,龐蒂克汽車和柯達膠卷有什么共通�?如果你的答案是“這些產品都消失了”的�,那我會恭喜你:“答對了!”,不過還有件悲哀的事情:同時這也是個年齡暴露貼,熟悉這三個品牌的網友們,建議你們先把這篇文章放下,從電腦椅上站起來活動一�,善待一下自己的椎間盤吧,上了歲數的人只有腰好才能她好你也好啊�
索尼
以下正文開始:如果有一天,這個名單上要增加的是索尼電�,你又會是怎么樣的反應��
�2�6日收到索尼即將分拆電視業務的消息�,微信朋友圈里面如喪考妣,紛紛表達對于特麗瓏、貴翔和Bravia等索尼電視品牌的緬懷之情,其情真意切的程度,似乎就差去豐聯廣場獻花圈了……在這些“沉痛悼念”“寄托哀思”之�,還有一位索尼的“腦殘粉”是這樣記錄自己心情的:
數了�,下面一�32個“贊�,似乎還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但是這更讓我們不得不去發問:這么優秀的索尼,緣何走到今天的這個地�,要把自己賴以成名的電視業務剝離出去�?既然本文談的是電視,那就不妨以電視這個產品作為視�,一起看看索尼電視發展之路中,幾個需要商榷的地方�??偟膩碚f,它反映出索尼對技術的敏感、卻對市場與需求有那么一些漠視……回過頭�,能看到索尼在一些時候對技術的激進投入,另一些時候卻顯得很保�、反應遲��
其一:過于看重CRT年代的輝�,造成切入平板電視產品線過�
CRT(陰極攝像管)這個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好像專門為索尼的特麗瓏而生的一�,從68年推出第一代使用特麗瓏技術的CRT電視機以�,特麗瓏就成為了一個傳奇,更在本世紀初的那幾年內,如果你買的電腦顯示器或者電視上沒有特麗瓏專屬的那兩條阻尼線,就如同今天不用蘋果不用小米也不用魅族一樣不夠潮不夠Geek,身份立刻由土豪直線下跌成了土鱉�
特麗瓏伴隨著CRT一直走過了30多年的美好時光以�,隨著技術的發展,其優異的市場表現也慢慢變成了產品創新發展的阻礙:市場上的采用液晶或等離子技術的平板電視份額越來越高,而索尼的CRT由于在顯示方面依然具有很強的優勢,于是技術進步不得不向銷量提升做出了讓�,使得索尼錯過了平板電視發展的最好時期�
索尼特麗瓏電�,當時買得起這個的�,都是純高富帥啊
其二:步子太大最終扯到蛋的日本演繹(1):那些年索尼曾經用過的OLED技術:
如果把索尼在液晶方面的卓越努力一棍子打死,我相信對于廣大的索尼工程師們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畢竟他們從1994年開始在OLED這個就算是20年后的今天也絕對算得上超前的技術上開始持續工作,并且在2004年的時候已經可以量產小尺寸的OLED面板�
可悲的是當時的索尼領導者們,把CRT失敗的慘痛教訓做了過度解讀,直接采用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參加到越野長跑的運動中�。就以價格這個最重要的參數而言,現如今的OLED電視上市時的價格,約莫等同于同尺寸的LCD電視價格后面直接加上一�0,那么在10年以�,這個差距對于市場而言,可想而知就更難以接受。這一步,跳得雖然�,但是也非常準確的跳到了坑里……扭了腳不說,還扯到了蛋:OLED宣告失敗,巨額的研發投入使得索尼從這個時候就開始陷入了惡性循環的泥潭里面�
11寸的索尼OLED電視,屏幕比現在的iPad大點有限…�
其三:步子太大最終扯到蛋的日本演繹(2):GoogleTV
我們必須肯定的是索尼對于新技術的敏感性以及未來科技生活的關��2010�10�,索尼和Google聯合發布了首款GoogleTV,給全世界一個非常美妙的憧憬:搭載GoogleTV平臺,涵蓋了Android系統、Chrome瀏覽�、搜�、Google地圖等多項應用;硬件上則內置Intel的Atom處理器,為互聯網和電視內容的搜索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看起來是如此的美好……為了實現這些,Sony再次進行了巨大的投入,但與其投入不相稱的是回報,報表上慘淡的銷量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也是消費者對于GoogleTV的質疑:使用上的體驗暫且不談,單是一只如此復雜的的遙控器,已經成為了業界的笑柄�
時至今日,雖然在Sony以后還是有一些電視廠商前仆后繼的投入GoogleTV的開發當�,但Google正在將GoogleTV更名為AndroidTV,也在某種意義上承認了GoogleTV的失��
見過比這個鍵更多的遙控器嘛?邏輯的哈瑪尼不算咕~~(╯﹏�)b
其四:液晶面板之傷:最好的顯示技�,但卻沒有自己的面板支持
恐怕很多人不會相信這個事實:目前索尼自己已經沒有液晶面板的生產線�,這也就是�,在CRT時代大殺四方的索尼顯示技�,現在基本上基于別人的面板來展示自己優秀的顯示能力,這在研發角度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浪費,而從成本這個角度來�,沒有自身的屏廠所帶來�,是無法以最經濟的成本組合獲取電視最核心的面板部�,在整機價格上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同時,等索尼醒悟過來時,根本沒有勇氣與能力去擁有屏廠,運營屏廠所需要的巨大投入,對于孱弱的索尼資金流而言更是一劑見血封喉的毒�,用一句話來形�,那可真是“無屏廠,索尼死電視;有屏廠,索尼死全家”…�
其五:智能電視浪潮下索尼的保守決�
自從2011年的CES�,三星展示了其設計的首款智能電視以后,智能電視就成為了電視領域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先不說中國國內的這些企業對于擁抱智能電視概念的熱�,國際品牌中三星和LG在此方面持續進行了大量投�,從功能定義,交互設計以及內容運營商都做足了功夫�
這些努力的實�,是試圖改變傳統電視機作為內容展示終端的尷尬地位,進一步成為能夠主動獲取內容的智能終端,從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訂戶中分一杯羹,并形成自己的商業模式�
而在此方�,索尼則是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在電視端強調與自有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多屏互動,靠手機與電腦的內容,作為電視機端內容的主要來源,我們能夠理解這種做法將電視與手機、平板電腦的品牌效應沉淀并發揮其最大價�,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這樣做是否也更加把電視推向一個“單純顯示工具”的位置上去?保持并發揮現有顯示技術優勢固然重�,但是對于顧客需求的變化方向,也應該有足夠的敏感度才��
思考:索尼電視未來之路
坦率的說,在這個時候將電視從索尼剝離出來獨立運營,目的其實非常的單純:平井一夫需要在2014財年結束的時候交出一張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如果不能繼續靠出售非核心業務開源的話,至少也能夠將虧損的大頭剝離出來進行節�;而對于即將成為獨立子公司的索尼電視而言,如果能夠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還是有機會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的�
1.借助4K普及的東�
2014年將會成�4K產品�4K內容普及的開始,索尼現有�4KX-RealityPRO技術已經在其旗艦產品X9000A上實�,這項技術能夠利用索尼長期積累下來的在圖像顯示優化方面的數據庫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另�4K之爭實際上還是內容之�,索尼已經開始同Netflix進行合作,將《紙牌屋》第二季�4K版本同步到索尼Bravia電視上進行播放,雖然區區一部紙牌屋對于索尼電視內容的充實起不到太大的效�,但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信�,加之Netflix自有的其�4K內容,在一定范圍之內還是能夠形成領先優��
2.搭上OneSony的順風車
之前索尼所為人詬病的另外一點,就是公司內部溝通不�,資源協調存在眾多問題(這個事兒在國內俗稱大公司病,基本上大家都有),而平井一夫的OneSony思路,也正是本著治病救人的目的而來;XperiaZ1已經成為了這個計劃落地的最成功的一個產�,雖然說現在來看電視已經不在平井一夫的核心業務群當�,但是依然有機會去爭取其他業務部門的資源,真正能夠使索尼電視成為索尼消費電子設備群中參與多屏互動的成員而不是一個單純的顯示設備。另外在內容方面,索尼基于索尼影業所具有的全球三分之一的影片版�,也完全有機會成為索尼電視的殺手锏,與其他品牌建立差異化的競爭點�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