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如今正在整個LED行業加速應驗。近年來,在日趨嚴重的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下,LED節能環保的概念得到了多國政府的支持和多方的關注,LED產業也因此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然而,在市場繁榮的背后,國際巨頭紛紛發力LED照明市場,國內市場低價搶市、無序競爭現象此起彼伏,LED企業正面臨著內憂外患的產業格局,而整合也就成為了企業應對競爭的必然選擇。
在行業的激烈競爭中,通過兼并收購迅速壯大,已經成為企業抵御風險、提升競爭力的制勝法寶。特別是在當前我國LED產業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先入者具有很強的先發優勢。適時進行行業整合既是搶占市場先機的有效捷徑,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
兼并重組 弱肉強食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積極扶持下,我國LED市場迎來了高速的發展時代。面對即將井噴的LED照明市場,通過并購重組、資源整合、強強聯手、優勢互補等方式來增強整體實力、占據競爭優勢已經成為當前許多LED企業的共識。
進入2013年以來,LED照明企業在上中下游階段垂直整合、各種資源相互整合趨勢越發凸顯。隨著照明市場的發展和成熟,為了快速搶占市場,各大企業紛紛尋找合適資源通過不同途徑來實現垂直整合,完成從外延、芯片到封裝和應用的產業鏈布局。
繼去年德豪潤達與雷士照明實現強強聯合之后,這兩大照明巨頭又共同出資8000萬元在廣東省惠州市設立一家公司,從事LED封裝業務,借此完成全產業鏈的完整布局。
在產業鏈上下游持續深耕的還有國星光電,公司稱將擬募集不超過6.3億元資金投入國星半導體外延芯片項目(二期)及補充流動資金,再次向上游芯片領域發力。國星光電表示,此次非公開發行,將進一步夯實公司在LED行業“垂直一體化”的業務架構,提高公司封裝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LED產業的飛速發展,LED照明與其他領域的關聯性和協同效應不斷增強,LED領域加速整合的步伐也從普通照明開始轉向其他特殊照明領域。例如在LED汽車照明領域,同樣不乏覬覦者。廣州鴻利光電收購佛達信號、得潤電子收購天津飛樂汽車照明等案例開始大批涌現,企業開始搶先布局LED差異化照明市場。
此外,在臺灣和大陸兩岸之間的兼并整合步伐也在逐步加快,三安光電認購臺灣璨圓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事宜的政府部門行政審批手續已全部完成。
據分析,當前LED產業整合現狀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一是產業鏈垂直整合趨勢增強,通過縱向一體化的整合并購,企業可實現產業整體化布局,在成本和市場競爭中享有整體的優勢;另一方面,LED產業向其其他領域開始延伸,通過與汽車照明、農業照明、漁業照明等領域的企業整合,達到企業在細分市場和差異化競爭市場的搶先布局的目的。此外,近期LED行業內跨國并購明顯增多。企業進行跨國并購重要驅動因素是專利和國際市場,LED的專利長期掌握在幾大國際巨頭手中,特別是芯片環節,通過收購國外企業可以繞開專利壁壘,獲得國際廠商專利支持,參與國際技術專利體系,獲得更大話語權。
整合已成大勢所趨
整合包括橫向整合以及縱向整合,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選擇整合的方式。2013年上演整合風潮,從非LED業內企業到LED照明企業、LED顯示屏企業都在進行著與其他企業之間的整合動作。三安光電、國星光電通過參股或者成立分公司的模式把觸角遍布上游芯片、中游封裝以及下游應用領域也是一種整合;福日電子收購邁銳、科恒收購聯騰也是一種整合;上海三思、洲明科技轉型LED照明,同時以顯示屏和照明兩大板塊分開營銷同樣也屬于整合;臺灣晶元光電更是以虛擬垂直整合為策略,加強其在應用端出海口的通暢;更多的顯示屏企業則是通過與供應商之間的捆綁或者聯盟的形式做整合動作,如強力巨彩聯合創聯電源、諾瓦科技、蘇州日月成實行策略聯盟。總之,整合已經是LED顯示屏行業勢不可擋的潮流,也是未來市場格局的直接促成者。
目前,從2013年大陸各大上市公司上半年財務報表的數據來看,整體表現明顯優于行業平均水平。2013上半年,除了奧拓電子略有下滑外,其他企業的營業總收入均有上漲,而凈利潤則有不同,其中洲明和雷曼出現增產不增收現象,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他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總之,上市企業與規模企業的發展整體上差強人意,下半年的數據似乎更為亮眼,這主要得益于各大企業紛紛推出的高密度小間距LED顯示屏。受到LED超級電視、裸眼3DLED電視等新產品的帶動,幾家企業的股票曾屢破新高,一度備受關注。
相對于上市企業、規模企業的資金和實力優勢,中小型LED顯示屏企業就難以拓展步伐了。以工程渠道為主的企業在2013年受到國家政策的調整以及收款的難度影響,明顯入不敷出;而以批發為主的企業在產品價格上彼此殺價,市場陷入微利時代,出貨規模又受到大企業的壓制,束手束腳。
在這種情況下,LED顯示屏行業的剪刀差現象愈加明顯,一邊是骨干企業逐漸形成財大氣粗的架勢,另一邊是中小企業慢慢萎縮有可能不斷選擇退出。
“馬太效應”愈演愈烈
隨著LED產業的持續發展,行業競爭也隨之加劇,業內整合持續深化。種種整合現象的背后則是行業資源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因此也導致一批資金實力不強而又缺乏技術等獨特優勢的企業在競爭中倒下。自2013年以來,業內已經發生多起大型倒閉事件,涉及兩岸三地,多為資金斷裂、過度使用財務杠桿。也有多起整合并購案,強強聯手,優勢資源向行業巨頭集中速度加快,競爭格局向強者恒強、大者恒大的局面發展,“馬太效應”在LED行業中顯露無疑。
雖然今年LED產業需求持續成長,但LED行業仍然遭遇了“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境地,一方面,兩岸LED小廠紛紛掀起倒閉浪潮,如臺灣地區的奇力光電、晶發光電等,而中國大陸則有雄記照明、深圳億光、雷星光電等;另一方面,LED大廠則動作頻頻,趁此機會展開整合兼并動作,其中,臺灣的晶電、隆達、億光等廠皆有并購動作,中國大陸三安光電、德豪潤達也率先布局,搶占整合先機,LED產業儼然已經跨入“大時代”。
近期,照明行業巨頭陽光照明發布公告稱,擬與上游芯片廠家三安光電合資設立福建陽光三安照明技術有限公司。利用雙方的技術和市場優勢,開發市場渠道,聯合開發LED新能源、新型照明產品。另外,未來在合資公司市場化運作過程中,在同等性價比條件下,優先使用或購買雙方的產品。三安光電和陽光照明分別是大陸LED上游芯片和下游應用最大的廠商之一。此次戰略合作,將有助于雙方實現產業鏈互補,行業巨頭聯盟趨勢愈發明顯。
此外,LED整合兼并動作已經開始初見成效。在臺灣地區,晶電與隆達分別于去年底及今年初完成并購廣鎵及威力盟,兩大并購效益已經于財報上開始顯現,晶電業務已由虧轉盈,隆達在上半年也獲利居于LED業界榜眼,僅次于雷笛克。此外,億光則通過收購德國燈具廠WOFI Leuchten GmbH來達到擴大照明通路布局,為占領龐大的海外市場奠定基礎。
產業整合決定LED行業未來
要用一句話來總結目前國內LED行業的現狀就是“亂世”,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因此對于眾多LED企業而言現在是個巨大的機會。中國的機遇很好,企業之間應該相互整合,LED是光源,是一個標準的東西,必然會朝規模化發展,因此強強聯手,整合重組是必經之路,只有利用好市場,才能讓企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由于大量資金的涌入,LED實際上已經進入白熱化的競爭階段,產能的供過于求已經開始導致多數不具競爭力的LED小企業開始逐步退出市場,因此,擁有成本競爭力的LED產業鏈龍頭企業將因此而具有更大的優勢。
企業通過并購重組、資源整合、強強聯手、優勢互補來增強整體實力以便在市場真正爆發之時占據競爭優勢。整合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擴大市場競爭區域和增強核心競爭力方面,通過縱向一體化的整合并購,企業打通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實現整體化布局。其次通過跨國并購,促使企業進行跨國并購的重要驅動力是專利和國際市場,LED的專利長期掌握在幾大國際巨頭手中,特別是芯片環節,通過收購國外企業可以繞開專利壁壘,獲得國際廠商專利支持。
整合是力量,而收購兼并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資源整合方式,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已成為企業快速實現資本積累、資源占有、市場擴張的一種重要途徑,種種整合背后是行業資源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進而顯現出企業優勝劣汰的生存之道。只有通過大浪淘沙般的洗禮,才可使整個行業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整合是行業的必經過程,借用微博照明圈行業人士的一句話:“LED照明的征途,翻過去就是綠洲。”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