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國內彩電市場,新型OLED電視迎來一波不小的“騷動”:包括創維、康佳、長虹等知名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OLED電視產品。但是,此后OLED電視并未大量上市供應。OLED電視依然處于“廠商”概念階段�
據悉,導致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推出OLED電視的廠商幾乎全部依賴LGD的面板供應。而LG方面自身也消耗一定量的OLED面板——這對于只有一條試驗線供應OLED面板的LG而言,一方面意味�“供不應求”的巨大商機,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下游廠商和消費者只�“饑渴的等�”。在韓國企業大尺寸OELD產能開出緩慢的背景下,本土OLED產業的加速成熟就成了OLED電視能快速普及的重要契機。本文的重點就是介紹一下本土面板企業近2年內大尺寸OLED面板的供應可能�
首先,京東方鄂爾多斯的B6線,采用5.5代線尺寸,主要產品是LTPS和OLED技術,已經于去年底點亮,并將于2014年進入量產爬坡階段。傳統意義上�5.5代線并不屬于“高世代線”。但是,其玻璃基板尺寸依然可以切割兩�52-55英寸的,主流尺寸OLED電視用面板。不過,采用此項切割尺寸的前提是不能使用“四分之一蒸鍍技�”——這一技術曾經是全球首條5.5代OLED線,三星次世代顯示標桿項目的首選方案�
使用四分之一蒸鍍技術,可以顯著提升在OLED材料涂覆工藝不成熟條件下的成品率,但是也使得產品工序更為復雜,是一種過渡技術。同時,這一技術嚴重損害生產線的經濟切�“尺寸的范�”。因此,無論是韓國企業還是本土OLED企業,都在探討繞過這一過渡技術的方案:包括,整體蒸鍍、噴墨打印、激光熱轉印,等新型技術�
在工藝不斷進步的支持下,三星已經確定在2014年提�33%�5.5代線產能。這充分說明了國際市場對這一尺寸線產品的市場的看好。從技術角度看�5.5 代OLED線無論采用何種工藝,都最有利于快速形成高良品率的產能;從市場角度看,又能兼顧從幾英寸到50多英寸,涵蓋手機、平板、PC和TV產品的市場切割范疇。也正是由于其切割范圍可以涵�50英寸級別的彩電核心尺寸,所以筆者也將其作為“大尺寸OLED”面板來考慮。如果小尺寸產品市場出現某種飽和�5.5代線可以兼顧目前“稀缺型”的彩電OLED市場�(雖然這對于OLED材料的涂覆技術、TFT背板技術都是一個挑戰,但是這些挑戰是主流面板企業技術演進過程中難以繞過去的門檻�——最初,京東方B6線將有十分之一的產能劃給OLED產品,并主要面向手機用戶。其蒸鍍工藝也延續了三星探索性的發展軌跡�)
此外,京東方還在加強基于8代和8.5代線的OLED面板線的建設。這樣的生產線可以制造更多尺寸范圍內的OLED電視用面板,或者PC和手機面板。京東方合肥8.5代線已經進入量產調試階段,該生產線規劃最初至少用每月2K片的玻璃基板,實驗大尺寸線量產線下的OLED技術。初步的技術路線是白光4K OLED(和LG路線相似,京東方鄂爾多斯5.5代線的規劃則是RGB OLED,主要面向手機市�)。如果產能和工藝進展順利,京東方會提升OLED部分的產能。去年京東方開工建設的重�8.5代線,是一個多種工藝一體化項目,包括非晶硅、金屬氧化物和低溫多晶硅技術的TFT背板;液晶和OLED兩種顯示技�;以及觸摸屏工藝段等。該項目在明年也將進入量產爬坡階段:在合肥 8.5代線OLED產品試驗的基礎上,將增加OLED用基板的投入比例�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