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日,群創光電(Innolux Display)在臺灣正式宣布已經完成與奇美電子(Chimei Optoelectronics)及統寶光�(Toppoly Optoelectronic)的換股合并,群創光電將更名為奇美電子1(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這項大規模的三合一自去�11�14日宣布起,歷�4個多月完成�
新奇美的破殼而出將對韓臺日面板巨頭的版圖以及下游整機廠的運營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合一”催生面板新龍頭
奇美電子、群創光電和統寶光電通過換股合并,打造了世界第三大面板生產商。這個規模驚人的并購案,從群創和統寶的換股合并動議開始�2009�10�5日,兩家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由群創以換股方式并購統寶�
事隔一月之后,奇美電子的卷入,讓這個并購案的受關注程度翻番,因為這預示著僅次于三星電子和LG Display的又一個面板龍頭的誕生�2009�11�4日,奇美電子和群創光電的董事會分別通過決議,雙方以換股方式進行合并,群創光電為存續公司,卻沿用奇美的招牌更名為“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這煞費苦心的安排,其實是群創光電的大股東鴻海集團(Hon Hai Group)為了交易的順利進行而答應的條件之一�
2010�3�18日,新奇美正式成軍,亮相的經營團隊也凸顯了原群創光電管理層將扮演關鍵角色。原群創光電的董事長段行健出任新奇美的執行長,并暫時兼任董事長�
審視聚光燈下的新奇美
這起并購案背后的故事和深遠的影響,致使其在內地產業界引起廣泛關注,雖然新奇美名義上的最大股東還是奇美集團,但實際掌舵的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鴻海集團作為群創光電的大股東,能成功的從友�(AUD)的眼皮底下搶走奇美電子,并不是簡單的價高者得之�
奇美電子最終花落鴻海集團,很大程度上因為雙方能將互補效應發揮到最大、磨合難度低�
一方面,兩家公司的合并深具互補性,因為奇美電子擁有產能,群創則在后段模組與系統的技術有優勢。另一方面,群創與奇美電子的經營團隊系出同源,均是來自于早前的聯友光電,因此合并后團隊運作的磨合的難度相對較低�
另外如前面提到的,新奇美以群創為存續公司,但公司名稱仍沿用“奇美電子”,也是因應奇美電子原大股東的要求,延續“奇美”這個招牌在業界的影響�
作為內地彩電整機企業主要的上游面板供應方之一,新奇美的出現短期內不會對內地彩電整機廠商造成影響�
內地電視廠商的確是臺灣液晶面板企業的大客戶。根據今�1月份簽署的采購協議,9家大陸彩電企�2將向以友達、奇美為主的臺灣液晶面板生產企業購買21.9億美元的電視用液晶面板,采購額與去年相比增加�59%,采購量將超�1200萬片,涵蓋了各個主流尺寸規格。其中創維、海信用的是奇美電子的面板,TCL用的是友達的面板�
新奇美在整合期間,為了維穩,不會在價格環節發生變化;而且,電視企業多是集中采購面板,臺灣的面板企業合并對內地電視廠商采購面板暫時沒有影響,也不會對終端產品價格帶來變化�
內地整機廠商對采購臺灣面板的熱情有增無減的同時,自己也正在向上游挺進�1�16日,TCL與深超科技總投�245億元的華星光�8.5代面板生產線項目動工,該項目一期工程預�2011年底實現量產� TCL由此將成為打通液晶電視產業鏈的彩電企業�
今年年初,臺灣當局正式放松政策管制,臺灣面板企業終于得以西進內地投資建廠,新奇美在這一波“登陸潮”中步伐卻不會邁得太快�
因為,新奇美和其他臺灣面板商仍不得不面對現實中尚未完全解除的種種政策限制。臺灣面板企業赴內地投資6代以上的工廠,總量被限制在三座以內,并須經“關鍵技術小組”審查,而且必須比該企業在臺灣已有的量產的廠區低一個世代以上。新奇美目前在臺灣首�8.5代廠尚在興建中,最高只�7.5代廠量產,如此一來,新奇美眼下只能申請在內地建設6.5代以下廠�
而這樣的西進步伐,在內地正在籌建中的幾條高世代線的映襯下,就顯得節奏相對較緩了。而且新奇美等臺灣面板企業在獲得當地監管機構放行后,還需要在內地再過一道審批關。正在內地籌建的8個高世代線項目中,迄今只有京東方、龍飛光電和華星光電三家得到批準并開工�
結論和建�
新奇美的橫空出世,證明了面板產業“大者恒大”的整合趨勢,而且橫向整合之外,垂直整合也開始進入業界的視野。由于面板產業技術密集型加資金密集型的雙重特點,決定了業內企業有通過整合追求規模效應的潛在需要�
另外,為了追求協同效應,位于面板產業中下游的手機、筆記本電腦、顯示器和電視等相關產品生產商也紛紛在面板行業卡位。筆記本代工巨頭仁寶(Compal)把連年虧損的統寶賣給群創之后,又參與了面板“小虎”華�(Chunghwa Picture Tubes)私募案,成為持股19.9%的華映第二大股東。新奇美從破殼,到羽翼豐滿,乃至一飛沖天,還需要經歷合并后至少6�12個月時間的產品線、供應鏈和研發資源上的整合�
只有通過對三方在不同產品線的優勢進行整合,特別是在中小尺寸和可攜式面板方面,才能使客戶群的組合及基礎更趨完整和扎實�
其次是供應鏈的整合,這決定了重要關鍵零組件的取得和強化與供應商的伙伴關系�
最后是建立三方在研發資源和知識產權共享的平臺,這樣才能共享人才,才能使得研發資源能得到更有效地運用�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