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經歷了十年的發展,可以用“跨越式的發展”來形容其發展速度。十年前,中國是CRT電視機的生產大國,形成了非常完備的產業鏈。由于平板對CRT 的替代,瞬間使中國這樣一個電視機生產大國所有的顯示面板幾乎全部都要從境外購買,整個電視機產業經歷了“無屏之痛”。整機企業急,政府更急。巨大的市場需求吸引了京東方、天馬、華星光電、龍騰光電等國內企業采用不同的方式,沖破技術、資金、人才等種種障礙,投資到這個產業之中。幾年時間,經過艱苦的拼搏,解決了自主的核心技術,培育了自主設計、建線及產線運營的各種能力。在產能規模上,形成了環渤海、成渝鄂、長三角、珠三角等四個產業聚集區,全球占比從2003年的不足1%躍升到2013年的10%以上,預計到2016年,全球占比將達到20%以上。中國電視機面板的自配能力已經提升到了30%以上。中國大陸面板產能的釋放,使日、韓、臺等地區的占比縮小,全球產業格局發生巨大變化。這種競爭的態勢,使得日、韓、臺地區的面板企業,包括主要的裝備和材料廠商,相繼開始在中國投資設廠,從而推動了中國本土化產業鏈的建設。
過去十年,中國產業迅速發展,主要原因:1. 市場是最大的驅動力。中國是電視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各種顯示終端的代工生產大國。全球60%以上的電視機是在中國生產的,同時自己電視機市場就占了全球4/1,其他各類顯示終端也都有50%以上是在中國加工組裝的。巨大的面板市場需求是促成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2. 京東方、天馬、華星光電等企業,能夠把握住產業替代的時機,果斷進入這個產業。雖然這些企業進入行業比較晚,積累不足,但憑著一種產業責任,克服了技術、資金、人才不足等不利條件,積極進取,取得了成功,填補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中關鍵核心部件—顯示屏的空缺。3. 各級政府為促進產業升級換代和行業發展,從多方面給予了支持。國家利用宏觀產業政策,給予了強有力的指導,同時也提供了一些導向性的支持。2007年開始,相繼出臺一系列的鼓勵和支持的政策。以上幾個因素,都是促進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十年后的今天,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巨變。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情況下,電視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話等各類顯示終端產品快速成長,催生各種新的應用,顯示出平板顯示產業十分廣闊的前景。也應清醒地看到,中國進入這個行業畢竟晚于日、韓、臺地區,在技術積累方面與國際同行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還處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狀態中。
我們認為,今后的五年,是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們這個行業的攻堅期。1. 全球產業格局的改變,必將引來新一輪的更為激烈的競爭,市場環境更趨復雜。中國企業能不能頂住價格、知識產權、新一代技術以及人才等各方面的挑戰,確保在更為復雜的競爭環境中勝出,是對中國本土企業的最大挑戰;2. 國內行業必須要加強自律,避免一擁而上,盲目擴張,而且要著力解決在前幾年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主體過多、規模偏小、布局分散、技術研發投入不足等不利狀況(目前中國已經投產的和在建的生產線,全部產能加在一起還不如三星一家的產能)。對此,政府主管部門應嚴加管控,有的放矢地支持具備了一定能力的企業做大做強,支持已經形成產業集聚的幾個地區完成產業鏈的布局,支持具有一定自主創新能力、技術積累的企業完成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研發。3. 顯示產品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配件,對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和產業安全有非常強的保證作用,同時,它可以拉動上下游的產業鏈,對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拉動作用。所以我們希望政府對這個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基礎但仍處于發展關鍵時期的產業,繼續給予關注和支持。要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和教訓。他們的經驗是:重點發展的目標一旦確定,可以啟動和實施全方位的舉國體制(科研機構、企業、政府一起投入),來確保全球領先的地位。也有可借鑒的教訓:本來有些地區已經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由于中途撤掉了必要的支持,導致產業迅速衰退。因此我們希望政府對這個行業繼續給予支持和必要的保護:1.支持具備能力和具有基礎的企業加大創新力度,確保我們能夠更快地縮小和競爭同行的差距;2.對國內暫不能實現自配的裝備和材料,應繼續給予關稅減免。對已經實現了本土供應的面板,要比照其他地區,提高進口面板的關稅。
從而保證我們第一階段取得的成果,持續發展,實現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強國夢。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