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熊貓6代線自2011年3月竣工投產以來進展順利,關鍵配套項目也在快速跟上建設。目前,代號為“G108”的中電熊貓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正在“中國南京液晶谷”加緊施工建設。南京中電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裁孫學軍(以下簡稱孫總)告訴本刊記者,8.5代線最快今年9月將完成施工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明年3月有望投產。
記者:請您對中電熊貓七年來的發展歷程做簡單介紹。
孫總:南京中電熊貓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占股70%,南京市國資委和江蘇省國信集團合計占股30%。
中電熊貓成立7年來,按照發展規劃綱要制定的發展戰略基本完成對南京地區企業、產業、資產、人員、文化的重組整合,形成一個集團,兩家上市公司,新型顯示、電子裝備、現代服務業三大業務板塊,二十家專業子公司的產業結構,通過資產債務重組、產業整合、增加科技和產業投入等舉措,已初步將中電熊貓建設成為在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若干領域技術領先、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集團公司。
根據中國電子“核心技術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主業從產業鏈的中下游向中上游轉變”的戰略目標,結合國家電子信息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抓住當前國家調整產業結構、支持平板顯示產業化的有利時機,中電熊貓2009年進入平板顯示產業,累計投資500億元,通過引進技術、投資建設液晶面板6代線和投資建設國內首條以高清小屏為主產品的金屬氧化物8.5代線項目,結合南京液晶谷的建設,打造建立了相對完整的平板顯示產業鏈,基本實現了產業的振興和轉型升級。中電熊貓注重融合材料、面板、模組及整機、裝備等制造和研發能力,形成研發、設計、生產和應用完整產業鏈和內部協作機制,實現液晶顯示產業價值鏈上下游縱向整合,著力培育配套材料、液晶面板、模組及整機、電子制造、電子裝備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能力、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產品,提高公司在平板顯示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記者:您如何評價中電熊貓在中國液晶面板行業中的地位?談談這十年來,您個人對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感受。
孫總:中電熊貓目前已量產一條6代液晶面板線,正在建設一條應用IGZO技術的8.5代線,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液晶面板制造基地。全部建成達產后,將為我國提供更多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新型顯示產品。
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十年發展歷經艱辛,凝聚了一大批企業家和技術人員的辛勤汗水,他們面對世界液晶面板先進地區的技術壁壘和市場壓力,不遺余力地堅持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的良性發展道路,成長出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中電熊貓、龍騰等一批快速發展的國內面板企業,技術和產品不斷發展,產業鏈本土化配套成果顯著。我國已基本擺脫“缺芯少屏”的不利局面,成為世界新型顯示產業的重要發展極。不遠的將來,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將在產業規模、技術實力、產品品質方面實現超越,成為世界新型顯示領域的有力競爭者。
記者:在過去十年,您認為有哪些關鍵性的決策促使液晶面板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需要解決?您個人對面板業的發展有哪些建議?
孫總:過去十年,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支持液晶面板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發揮了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包括國家將新型顯示產業列為七大戰略新新興產業之一予以重點支持;國家出臺“膜晶顯”政策,對液晶面板企業進口凈化室配套系統、原材料和消耗品、維修備件給予稅收優惠政策;提高液晶面板進口關稅率,從3%的暫定稅率恢復到5%的最惠國稅率;將重點面板企業列入“國家批準的集成電路重大項目企業名單”給予進口設備增值稅期末留底稅額返還;國家有關部委牽頭推進產業鏈本地化配套等。
當前仍希望國家從支持國內面板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比照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關稅率水平,提高我國液晶面板進口關稅率至8-10%;加大對面板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在產業發展、技術改造、產業鏈配套方面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十八大以后,國家進一步簡政放權,取消或下放了一批對包括液晶面板在內的行業的項目立項審批,這對產業發展是利好。盡管我國面板產業布局尚屬合理,綜合產能還未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還有擴大產能的空間,但也提請國家相關部委站在保持產業健康發展的高度,立足長遠,防微杜漸,注意采取必要措施,避免產業投資一哄而上,防止出現彩管、電視行業曾經出現的產能過剩現象,促進新型顯示產業健康發展。
記者:中國液晶面板業數十年來以市場換技術,但愿望最終都破滅了,原因是什么?
孫總:當年國外汽車巨頭號稱以市場換技術,在中國大陸設立合資工廠,結果市場被這些外資品牌占領,但中國仍未能掌握核心汽車制造技術。個人認為中國液晶面板產業與汽車產業采取以市場換技術的發展道路不同,世界面板技術先進地區在中國并未采取以市場換技術的模式。在我國面板產業發展之前,日韓臺并未在國內設面板廠,而是采取在其本地生產前道面板,然后大量出口到其在中國大陸設的后道模組廠,組裝后占領市場的運作模式。隨著國內面板產業的發展,日本、韓國、臺灣地區面板企業才開始考慮向中國大陸產業轉移并在中國大陸設廠。
盡管目前日本、韓國仍掌握大量液晶面板行業新技術,但中國面板企業正在迅速迎頭趕上,在專利布局上進展迅速,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全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成為世界平板顯示產業的主要競爭者。當然,由于面板制造技術相當部分固化在生產設備中,國內面板企業受制于國內裝備及原材料行業發展的相對滯后,短時間內還無法形成國內相對完整的上下游產業發展體系,撼動日本的技術領先和韓國的產業占比的優勢還有待一兩代中國顯示業同仁的傾力奮斗和創造。
記者:中國大陸面板業“政府支持、市場化運作”的發展模式是中國特色還是國際慣例?
孫總:平板顯示產業是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世界各國政府均對代表技術發展水平、促進本地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全力支持。日本、韓國、臺灣地區在發展平板顯示產業的初期直至現在都得到本國、本地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從金額上看,甚至遠高于中國政府對本國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星一家企業的產值占到韓國GDP的約1/4;日本政府也給予夏普大量資金支持,并利用政府的力量,整合中小面板企業成立日本顯示公司,不遺余力幫助企業發展。
記者:傳中電熊貓將牽手夏普建8代線生產智能手持式裝置面板,請您談談這個項目的具體情況?中電熊貓未來有哪些規劃?
孫總:中電熊貓已與夏普合作,采用夏普已實現量產的金屬氧化物(IGZO)技術,在南京建設一條8.5代TFT-LCD生產線。夏普出資參股,共同建設這條8.5代線。該項目全部采用IGZO技術,預計2015年3月投產,產品定位中高端超高分辨率液晶面板,70%的產能規劃對應移動互聯產品,代表產品為4.7”、7.0”、10.1”、13.3”,另外30%產能生產大尺寸電視面板,達產年各尺寸產品總產量近1億片,可較好地滿足快速增長的國內高分辨率液晶面板市場需求。該項目同時預留了OLED的產線空間和技術接口,為今后適時對應OLED面板生產打下基礎。
記者:近年來,中國面板業發展極為快速,您認為未來我國面板業還將有些什么樣的變化?
孫總:近年我國面板產業的發展有目共睹,成績斐然。國內幾家大型面板廠近期都在規劃高世代新線,謀求規模經營,實現自身發展。隨著人類社會大踏步邁向信息化、智能化,未來顯示產品的應用范圍和空間都將大幅拓展,顯示技術的發展也會突飛猛進。未來我國面板產業預計將在產線布局、產業規模、產品技術方面有較大發展,3-5年內總體產能將超過臺灣,進入與韓國直接對抗的新局面。國內總體產能平衡、世界范圍面板產能過剩,中國面板將擠壓國外面板市場空間。產品技術也將呈現多元化,a-Si、IGZO、LTPS、OLED等均有企業采用,結合觸控技術與面板的融合,面板產品將會朝著更輕薄、分辨率更高、更便于觸控、更節能、更適應復雜的外界環境變化的方向發展,將更充分地滿足人們對無時不在的資訊體驗的需求。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