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作為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廣泛應用于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一直受發達國家的重視,歐美和中國臺灣地區甚至控制先進技術引入中國大陸。多少年來,芯片一直制約著中國電子產業的發展,為了打破這個瓶頸,多少代人不懈努力,力求擺脫“洋芯片”的制約。近幾年,在移動智能終端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芯片產業發生巨大的變革。據統計,2013年,移動芯片整體銷售額已經和PC芯片銷售額相當,有機構預計今年將遠超PC芯片銷售額。雖然全球芯片產業依然是高通占據主導地位,但以晶門科技為代表的中國芯片廠商正在快速崛起,變革整個芯片產業格局。
產業國產化只待生態鏈完備
2014年,借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十年之際,本刊記者采訪了晶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總裁黎垣清先生。回顧過去,黎垣清先生表示,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國平板顯示行業經過十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并成為了全球第三大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可謂發展迅速,綜合實力得到迅速發展及提升。
據黎垣清先生介紹,深圳晶門科技成立于十年前,一直支持國內顯示產業在顯示驅動芯片領域的發展,親歷見證了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迅速發展歷程。國內LCD平板對顯示芯片的需求從十年前的單色段碼、STN驅動芯片,發展到今天的TFT-HD、FHD、UHD驅動芯片,晶門科技一直配合和專注于顯示相關芯片的研發,提供了全覆蓋和不同驅動技術的顯示驅動;高速接口和觸屏芯片;從單一的LCD小尺寸驅動芯片到今天的大、中、小尺寸屏;從首家提供單色的PMOLED芯片,到現在與國內AMOLED顯示屏制造商共同開發的彩色高清AMOLED產品,研發方向一直都和國內平板發展息息相關。
近幾年來,國家在政策方面也給予很大支持。黎垣清先生認為,特別是國家在首次將平板顯示產業作為“2006年至2020年信息業中長期發展綱要”中最重要發展項目之一,并列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為平板顯示產業發展作出了總體的發展的方向,隨后的各項相關政策的出臺也為平板顯示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已初具規模,產業也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不過,黎垣清先生表示仍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未來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需要進一步建立合作密切的產業聯盟,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建設,大力引進及培養人才,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加強研發能力,不斷增強及完善包括材料、設備等本土配套能力和物流效率等。
一直以來,“芯”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雖然國家投入很大,但我國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黎垣清先生認為,芯片行業的發展有賴時間及人才的積累,目前國內芯片的進口以高端顯示和系統芯片為主,顯示芯片的國產化和國內生態鏈成熟性和分散多區有關,晶門的顯示產品已有國內研發成功的多個例子,只待國內生態鏈完備和跨區通關物流效率提升,國產化將會達到。
回顧過去十年平板顯示產業發展之路,黎垣清坦言,十年前,誰也沒想到移動小屏會應用到彩色高清到全高清。十年間,LCD顯示驅動芯片的能力、性能持續大幅提升,特別是在中、小屏方面,從多芯片到單一芯片,從單色到全彩色,從點陣到全高清。OLED顯示驅動芯片現在也已進入彩色高清時代。同時相同功能的驅動芯片尺寸也在不斷減小,集成度在不斷提高。
4G時代帶動芯片產業快速發展
2013年,中國正式進入4G時代,這也對芯片廠商帶來了更高要求。黎垣清先生分析認為,伴隨著中國進入4G時代,移動互聯將會有一個質的跨越,可以通過移動互聯向人們提供更多更靈活的服務,人們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將隨之進一步改變,通過移動互聯網完成的工作將會更多,從而對各類移動產品的需求將會成倍的增加,加之我國對移動互聯及智能終端發展的大力投入,中國集成電路市場將繼續成為全球最有活力和發展前景的市場區域,進而帶動我國芯片產業快速發展。
對于今后國內平板產業的競爭和發展趨勢,黎垣清先生分析表示,隨著國內顯示平板產業的競爭和發展,圖像更真美,更輕薄、更節能環保、更便利、更人性化的產品將會不斷涌現,AMOLED、3D、高速接口、內存觸屏、柔性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將逐漸成熟。所有這些都會推動驅動芯片的不斷提升發展,驅動芯片定會集成度更高、單一芯片中融入更多功能、功耗更低等,以適應顯示應用的發展需求。
晶門科技作為國內芯片領軍企業,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未來產業發展充滿挑戰,黎垣清先生認為,平板顯示產業作為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的支柱,屬于戰略性基礎產業,在市場需求及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必將持續健康的發展。為了更好地做大做強我國平板顯示產業,提升市場競爭力,他希望國家和企業之間應進一步支持生態鏈配套合作建設, 建立國內面板企業與芯片供應商之間密切的合作關系及協同開發機制,增強國內跨區通關物流效率。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步伐,以期在不遠的將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乃至在某些顯示領域成為世界領先。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