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部整�
LCD TV持續搶占市場,其原因不只是薄型化的設計優勢,其實其省電、節能與省空間,應用價值已超越傳統CRT技術甚多,而在LCD薄型化的趨勢下,LCD顯示原理必備的背光源設計,目前已有多種技術應用中,在低價產品仍相當常見的CCFL冷陰極管式背光源,雖逐漸被LED式背光源取代,但CCFL技術也有對應技術提升因應,而更具未來性的EL背光源技術,亦值得持續觀察�
在眾多家電中,電視為家中使用相對較頻繁的電器,當LCD TV持續取代傳統CRT映像管式電視機,相關技術發展也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提出。LCD TV雖較CRT電視更具省電效用,但實際上,LCD TV的背光設計不僅影響實際觀賞品質,也會左右同尺寸LCD TV耗電量表現。雖然LCD TV已達到相當程度的省電效用,但隨著使用者對大尺寸屏幕需求越來越高,LCD TV顯示尺寸持續增大,相對也使LCD TV耗電量也持續飆高,如何兼顧顯示畫質與省電表現,已是各LCD TV廠商積極研發的重點�
檢視LCD TV整體能耗關鍵,會發�1部LCD TV消耗能源最多的即背光模塊設計,光是背光模塊所消耗的能源,就占掉整部LCD TV 7成運作電力,而此為采CCFL冷陰極燈管背光模塊設計為基礎的產品表現,若背光模塊設計總成更換為LED背光組件設計,能耗即可相對減少許多�
改變產品設計 強化背光源應用效�
除在背光源技術的考量外,其實LCD TV的背光源設計仍可經由物理原理的設計構型調整,達到提升光源利用率的方式去減少背光源的設立數量,進一步達到省電、降低成本的好處。例如,LCD TV經常使用的CCFL直下型背光模塊,在LCD的背光設計構型,就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可供調整、強化其設計�
基本的LCD TV內部構造中,由于可用的機構空間為狹長平面,導光板多采扁平設計,一般將導光板設置于CCFL燈管后方,而導光板可將CCFL燈管后方未能善用的發光來源往LCD TV面板上折射,藉此可減少LCD TV背光所需設置的CCFL燈管數、或降低CCFL的驅動功率,達到節省用電的目的�
采行高效導光板的優點相當多,此即代表燈管背后的光源可減少浪費,但經折射率高之材質所產生的反射現象還會同時出現折射光效能減損問題,而為了產品薄化設計,也會讓燈管與導光結構距離過于接近,影響折射效果。LCD TV電視機體受限于趨于薄化的外觀構型,燈管與導光板距離過小,經導光板折射向前燈光即被燈管本身管徑阻擋,影響設置燈管可用的背光實際使用發光效率�
此問題的改善的方針并不困難,多數設計可透過CCFL燈管的管徑縮減,使管徑縮小,當燈管背后所發出的燈光經過導光板折射,被燈管阻擋折射光線的問題即可獲得改善,除燈管管徑縮小外,在燈室(即燈管、反光板構成的模塊空間)設計若設置更多深度的反射空間,也能將薄化造成背光源效能低落問題大幅改善�
改善能源轉換效率 讓被光源驅動電力更精�
觀察主流的低價42~47吋LCD TV,背光燈管數量約�20~25組,驅動燈管的電源轉換器也會有能源轉換效率問題,其功率轉換也會造成大量能源消耗、損失,對LCDLCD TV而言,顯示面積提升就等于耗能持續增加,減少顯示能耗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改善驅動燈管發光的電子電路的能源轉換效率�
...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國際光電與顯示�7月刊,歡迎訂閱!
訂閱咨詢�0755-86149014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