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三星和LG在2013年推出第一批曲屏手機后,進入2014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終端生產商也計劃跟進這一市場。曾幾何時,業界在談起今年炙手可熱地柔性顯示屏時,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韓國電子巨無霸三星和LG兩家企業,對于中國企業在該領域的話語權,可能更多地還是停留在“試驗”階段。不過,這一尷尬局面已被柔宇科技所打破,這家由一批國內外風險投資機構、天使投資人共同投資,由畢業于清華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劉自鴻創立的科技企業開始向三星和LG發起挑戰。
2013年首次發布柔性屏
資料顯示,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國內第一批專業從事柔性顯示TFT背板開發的企業,柔宇科技的代表性產品包括高性能的超薄柔性顯示器TFT背板、超薄柔性顯示器以及基于柔性顯示器的各種新型電子產品,如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
2013年年中,柔宇科技就成功研發出可量產的兩款柔性顯示器,兩塊屏幕均為手機屏幕尺寸,厚度為0.1毫米,為應用于新型手機設計,顯示效果與普通LCD相同,可觸控,由于采用了新材料,顯示屏可以“卷起來”。
繼智能手機興起之后,人們對柔性手機的猜想就一直在持續。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曾在公開場合表示,iPhone、Android等智能手機設計成如今這種平板樣式的主要決定的因素就是屏幕的特性。若屏幕可實現變化,PCB電路板亦可隨之變化。如它可配合柔性顯示器實現不同程度的彎曲與折疊,那么,未來手機就可以卷成一支筆的形狀,在用戶需要時再展開呈各種形狀。
2013年,三星就推出了首款號稱具有“未來氣質”的弧面手機GalaxyRound,手機采用彎曲的OLED顯示屏,凹面的設計更貼合了消費者臉頰的弧度,可算柔性顯示產品的一次重要嘗試,不過,售價方面高達1013美元,昂貴的價格讓很多普通消費者無法承受。消費者體驗方面,今年5月,記者在參加某論壇的時候,一購買該款手機的消費者告訴記者,他說:“前三個月使用該款手機的時候有點不習慣,三個月過后發現已經不能離手了,開始愛上了這款手機。他還開玩笑地說,他平常喜歡穿牛仔褲,出去也不大喜歡拿包,手機就放在褲袋后面,剛好緊貼屁股,還可以防小偷”。
而在劉自鴻看來,這些電子產品距離真正柔性化仍有較長距離。從技術上來看,柔性產品的發展將會經歷不同的階段,可彎曲、可卷繞、可折疊對于制造的技術難度完全不同,目前一些大公司的產品只是在顯示、觸控、電池、電路板等方面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柔性化。
而通過該技術的實現,令柔性顯示器具有極強的柔韌性和穩定性,事實上,柔性顯示器的特點在于時尚輕薄、可彎曲、便攜性高、工業設計自由度大。但這種產品化最關鍵的難點在于達到性能穩定并規模化量產。
全球最薄柔性屏誕生
2013年中期,柔宇科技展示的世界最薄可量產柔性顯示器背板,曾在業界掀起巨大波瀾。近日,柔宇科技再次引起業界的關注,柔宇科技此次成功研制出全球最輕薄、可自由卷曲伸縮、已能夠直接用于智能手機平臺的彩色柔性顯示器。該顯示器厚度僅約百分之1毫米(即10微米),頭發絲直徑的五分之一;收縮卷曲半徑小于1毫米,“比圓珠筆芯還細。”
與一年前柔宇科技發布的“超薄柔性顯示器”背板相比,此次發布的“完整柔性顯示器”集成彩色AMOLED顯示前板并與柔宇科技自主開發的智能手機平臺實現對接,其整體厚度減少近十倍,可說是一款真正意義上“輕薄如蟬翼”的顯示器。顯示器具有極強的柔韌性和穩定性,能夠在直徑小于圓珠筆芯的軸上進行自由卷曲、伸縮并流暢地顯示視頻動畫,顯示效果堪稱絢麗逼真。
柔宇科技的“可自由卷曲伸縮”的柔性顯示技術,在根本上不同于當前國際市場上的固定曲面顯示技術,更不同于傳統的平板顯示技術。劉自鴻說,制造真正意義上的柔性顯示器難度相當大。需要同時解決數十種材料、工藝、半導體器件結構、集成電路及系統設計等多個方面的難題,缺一不可。這遠不止直觀概念上更改顯示基底材料或者替換其中某層材料那么簡單。而柔宇科技經過長時間的潛心研發,同時從材料、工藝、器件、電路、電子系統設計方面跨學科綜合創新,積累了上百項核心技術知識產權才得以實現該重大突破。
柔性顯示器具厚度薄、重量輕、可卷曲隱藏、易攜帶、不易碎裂、無污染、節能環保、個性時尚化等優點。同傳統平板顯示器相比,產品設計方面具有更大自由度,用戶體驗也更加優化。采用了新型工藝(如印刷和卷對卷)制備的柔性顯示器,更有望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未來十年柔性屏市場將爆發式增長
目前市場上所見到的可彎曲的顯示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電子書設備所普遍采用的顯示屏,可以彎曲,但柔韌性有限,不能夠呈現視頻;另一種則是三星Galaxy Round所采用固定曲面的OLED顯示屏。與傳統屏幕采用多晶硅為原料進行生產不同,柔宇科技開發了獨有的工藝技術,以滿足對高強度的柔韌性和完整度的要求,并且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現階段,柔宇科技最大的挑戰是實現產能的穩定,以及做出產品級的設計,將技術實現商業化。不過,目前來看,實現真正意義的柔性顯示器難度很大,需要同時解決數十種材料、工藝、半導體器件結構、集成電路及系統設計等多個方面的難題,缺一不可。因此,設計制造真正意義的柔性顯示器遠不止于直觀概念上更改顯示基底材料或者替換其中某層材料那么簡單。柔宇科技經過長期潛心研發,同時從材料、工藝、器件、電路、電子系統設計方面進行跨學科綜合創新,積累了上百項核心技術知識產權才得以實現突破。
2013年以來,全球的電子市場出現更新換代趨勢。在劉自鴻看來,柔性顯示產品若應用于數千億規模的顯示屏市場乃至各種電子消費類產品上,則由此帶來的沖擊不僅來自全新的用戶體驗,也可減少硬件方面高達50%的成本。以手機為例,顯示屏是所有元器件中最為‘昂貴’的一項,約占成本的10%左右。柔性顯示屏的材質則可讓這部分成本有降低50%的空間。
對此,劉自鴻相信即使與蘋果、三星等巨頭賽跑,柔宇在柔性顯示上的技術和工藝成熟度也均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眼下,他說,盡管其產品還在推動量產階段,但已受到各大顯示面板廠商及終端消費電子廠商的強烈關注。不過鑒于該產品的應用對于上、下游產業鏈影響巨大,他也坦承,未來并不排除與谷歌、蘋果這樣的巨頭公司進行某種合作與對接的可能性。
目前,國內除了柔宇科技以外,其它廠商維信諾、京東方、彩虹、創維等公司都在加緊對AMOLED以及柔性AMOLED的研發。OLED是一項新技術,預計3—5年內,柔性OLED屏幕有望大規模地運用到手機、可穿戴智能產品上;三星在柔性OLED領域一家獨大的局面,也將變為百花齊放。
據著名的市場研究公司IDTechEx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預測,柔性顯示器市場在接下來的十年內將呈指數型爆炸性增長。在三星和LG推出第一批曲屏手機后,將有更多終端生產商跟進這一市場。預計2014年曲屏手機的出貨量將由2013年的數萬部,增加到100萬部。而柔性AMOLED顯示已被業界廣泛認為是繼陰極射線管、液晶顯示之后的下一代信息顯示技術,將廣泛應用于新型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穿戴式電子設備等多個領域,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和應用體驗。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