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高分子復合材料龍頭北京康得新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得新)發布了2014上半年業績報告,2014上半年公司在預涂膜和光學膜兩大業務的全力帶動下,實現營業收入24.2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56%;實現凈利潤4.5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7.02%。
康得新同時對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作出預告,預計1-9月凈利潤區間為6.79億元-7.03億元,對應同比增長區間為45%-50%。
預涂膜全球領先地位穩固
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在綠色印刷政策驅動預涂膜在國內印刷行業加速替代的背景下,康得新預涂膜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47億元,貢獻主營利潤2.56億元。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公司預涂膜產品毛利率提升顯著,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1.5個百分點達39.48%。方正證券認為,高端產品占比的增加以及成本的下降是預涂膜產品毛利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公司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均推出一系高端新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數字印刷用預涂膜”產品獲國家重點新產品認定,被列入2013年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顯示出公司預涂膜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業內普遍的觀點是,康得新仍牢牢把控全球預涂膜行業的頭把交椅,除4.4萬噸產能仍為全球最大規模外,公司預涂膜還具有全產鏈優勢,已形成產業集群,覆蓋了基材、預涂膜、覆膜機等環節,包含100多種產品。此外,在技術、市場、服務和成本方面康得新均處于全球領先。從去年開始,公司又加快預涂膜向非紙塑的新領域邁進,將原有預涂膜五大技術和光學膜七大技術整合后進行新產品開發,使預涂膜附加值得到極大提升。方正證券表示,預計未來預涂膜產品由于產品不斷升級仍將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
多領域擴展光學膜業務
數據顯示,上半年光學膜實現營業收入15.8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2.75%。光學膜所貢獻的收入占主營收入比例從去年底的51%提升至今年中期的65%,已是預涂膜占比的2.4倍。上半年光學膜貢獻主營利潤6.25億元,同樣是預涂膜的2.4倍。另據中報,上半年光學膜毛利率為39.53%,同比提升了6.08個百分點。招商證券指出,公司配套建成的年產2.5萬噸光學基膜生產線使產品自給率大大提升,推動了光學膜毛利率提高。據申銀萬國預計,隨著光學膜2億平米產業集群逐步投產,未來三年顯示用光學膜營業收入分別為15、20、40億元。
然而公司光學膜業務最大的亮點并不在上述財務指標的超越,而是產品結構的持續優化和產品種類的推陳出新。
方正證券指出,之前公司光學膜產品主要是增亮膜貢獻收入和利潤,上半年公司進一步加大在顯示、窗膜(汽車、建筑)、裝飾膜(建筑、家電、廚具、家具)、3D產業(廣告、展示、文化用品、包裝、電視、移動終端、內容制作、網絡媒體平臺)四大領域開拓。
在原有優勢的顯示領域,康得新的光學膜實現對LG Display的批量供應。而在新開拓的幾大領域,公司在裝飾膜領域與韓國聯合鋼鐵結成戰略聯盟;3D膜獲得北京捷眾、分眾等主流廣告企業的認可和采購,并獲得中國裸眼3D光學技術應用孵化基地稱號。公司還與利亞德光電結成戰略合作關系,有助于光學膜新產品在LED顯示領域的推廣應用。此外,康得新在水汽阻隔膜、高性能建筑隔熱窗膜、石墨烯功能膜、碳納米管功能材料等新產品方面也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未來幾年仍將高速增長
申銀萬國認為,依托預涂膜和光學膜兩大產業群,康得新作為我國高分子復合材料平臺型公司的基因正逐漸被市場認可。申萬指出,作為高分子復合材料平臺型公司,康得新對產業的整合和開拓早已不局限于顯示光學膜領域,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快速在各個重要的新材料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及進口替代,未來成長潛在空間非常廣闊。
除上述四大新領域的開拓外,今年7月康得新基于新材料業務的優勢,與保利龍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德圖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發起設立新材料產業并購基金,計劃初期規模20億,后續基金總規模預計100億元。其中公司的初期投資額不超過5000萬元。該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向是以先進高分子膜材料為基礎,逐步延伸至碳纖維、石墨烯、新能源電動汽車類項目。
申銀萬國指出,公司此前在石墨烯功能膜、碳納米管功能材料等新產品方面已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本次與保利龍馬、德圖投資設立并購基金,之后又成立子公司張家港康得新石墨烯應用科技有限公司,彰顯出對石墨烯未來發展的信心,并有望成為行業內領導企業。同時隨著保利的戰略性入股,公司的增長邊界有望大幅打開,又一個跨越式發展周期已逐步開啟。
資料顯示,預涂膜、光學薄膜同屬于高分子復合膜材料,屬于國家《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支持的功能膜材料,其中,光學薄膜市場以電視、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消費品、工控產品、LED節能照明產品為主。康得新作為中國最大的預涂膜生產商,受益于行業巨大的替代需求,以及國家政策的引導,預涂膜需求量的過去三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6.5%,預計行業未來五年將以年均約30%增速發展。
產業全面發展還需政策支持
光學級聚酯薄膜市場潛力不可忽視,光學聚脂薄膜隨著平板顯示迅速發展,越來越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預計到2015年,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
中國塑料協會發布的《中國聚酯薄膜行業三年發展振興規劃》明確提出,將配套應用在液晶顯示器材行業的光學聚酯薄膜、太陽能領域的聚酯薄膜、電子材料用聚酯薄膜作為未來產業的發展重點。
由于核心技術、專利等因素,企業在發展光學膜方面困難重重。但由于光學膜在市場中需求量巨大,又被外企壟斷,為下游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成本負擔。光學膜進口替代空間較大,這也是國家政策支持光學膜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平板顯示領域,國內很多上游材料都只能從海外采購,最近幾年京東方、盛波光電、三利譜扥等本土企業一直在力推上游產業鏈國產化,在同等品質下,會優先使用本土生產的產品。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重點發展高性能膜材料更加扶持國內上游供應商。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光學膜市場的巨大前景,已經吸引了康得新、裕興股份和東材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進入。
在關稅方面,TCL董事長李東生建議,調整財關稅[2012]18號免稅材料清單,將偏光片免稅期限延長至2015年底;或將其納入ECFA免稅清單范疇;將OLED所需的柔性基板、發光添加劑、高純金屬鋁線、液態干燥劑、玻璃膠等核心材料納入膜晶顯免稅清單;將G8.5代線素玻璃基板列入免稅進口材料清單,或將關稅下調到2%。
將液晶面板稅目從目前的“光學儀器或設備”調至“液晶電視專用零件”,將目前的暫定稅率5%,調高到8%~10%;從李東生的稅改提案看,他只是從液晶面板廠商的角度來考慮,如果對上游材料和設備的免稅,本土上游廠商的壓力將肯定大增,對于本土光學膜廠商更是如此。所以國家在資金和稅收方面更應該綜合考慮,以促進本土光學膜產業的發展。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