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安防領域,商用大屏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顯示終端,應用市場規模迅速擴張。廣闊的市場前景,不僅是專業的大屏顯示企業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如,三星、LG、飛利浦、威創等,安防企業如,海康威視、大華等,對這一市場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并以此為契機積極推出大屏顯示產品,切入顯示終端市場,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無疑對液晶拼接企業形成巨大挑戰。
在產品規格方面,2014年液晶拼接顯示產品的新一代縫隙標準終于確定3.5毫米的縫隙。這讓液晶拼接墻在關鍵指標上和傳統DLP拼接、小間距LED屏、PDP拼接顯示技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結合液晶顯示的價格優勢,3.5毫米標準將進一步推動拼接墻產業的液晶化。
液晶拼接企業面臨挑戰
與傳統的大屏顯示企業專注于終端顯示不同,涉足大屏顯示的安防廠商,成功將業務從前端攝像延伸到了后端顯示,產品形態覆蓋了整條產業鏈。擁有了大屏顯示產品的安防企業,在實際操作中,就可以將前端攝像機、后端存儲等設備與大屏顯示產品搭配銷售,更高效的進行方案集成,提高構建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壓縮成本,贏得行業用戶的青睞。同時,由于覆蓋了整個產業鏈,安防企業也會獲得更多的行業話語權,從而在市場競爭中更具主動性。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大屏顯示市場,安防企業雖然入場較晚,但是市場份額增長卻極為迅速,甚至超越了專業的顯示企業。
受限于技術門檻,安防企業進軍大屏顯示行業大多選擇了液晶大屏,這也就意味著,安防企業的搶灘無疑為競爭本就激烈的液晶顯示行業再添一把火。近兩年來,在智慧城市、平安校園等大型安防項目的推動下,安防市場規模得以進一步擴大,液晶大屏應用熱度有增無減,特別是在應用群體最為廣泛的中低端市場,幾乎一統天下。立足于整個行業發展,安防企業對安防應用市場控制力的逐步提升,無疑是液晶拼接企業不得不面臨的巨大挑戰。
在大屏幕市場上PDP、DLP、液晶拼接三大拼接技術占據了市場主流,液晶顯示憑借其在其它顯示屏所不具備的高清晰度、高亮度、高對比度、高色彩飽和度等一系列高畫質顯示優勢受到用戶的高度青睞,被廣泛的應用安防、娛樂、廣告等眾多行業領域。
數據顯示,在當前三大主流大屏顯示技術中,DLP大屏拼接的市場份額占到整體市場的48%,LCD占到44%,幾乎快趕上DLP的市占率,PDP份額下滑,僅占6%,小間距LED拼接屏占據2%;LCD拼接屏市場發展潛力被業界看好。液晶拼接相較于大屏幕市場的其他顯示屏液晶拼接屏產品豐富各種尺寸齊全。隨著拼接技術的發展,拼縫瓶頸也逐步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充分保障了顯示畫面的完整性,具有大尺寸DLP背投和PDP等離子拼接單元的大畫面顯示優勢同時也彌補了其存在的運輸安裝等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問題。
液晶拼接采用的液晶背光源壽命是背投燈泡的十倍,與投影的最優勢別在于,BSR液晶拼接技術更加成熟,節電明顯;相對于DLP和PDP,液晶的使用壽命是非常長的,而且功率較低,發熱量不大,故障率很低,性能穩定支持7×24小時不間斷工作,后期的維護成本低。
液晶拼接系統的整體發展趨勢將向大屏幕、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對比度以及模塊化的結構設計和易于安裝、管理和控制的方向發展。可以預見的是單屏的尺寸將會越來越大,顯示屏的分辨率也會越來越高,顯示屏的亮度也會逐漸提高。這種大屏幕拼接顯示單元既可以單獨作為一個顯示屏使用,又可以拼接應用,液晶拼接系列產品正是朝著大尺寸的方向發展,以此來滿足各行業不同的大畫面顯示需求。
目前液晶拼接在技術上僅存的問題,就在于拼接縫隙。雖然超窄邊系列液晶拼接屏已經做到較強的畫面整體感,但基于無縫拼接的目標,進一步縮小拼接縫隙,直至完全消除拼接縫隙,這是所有液晶拼接廠家需要努力的一個重點方向。
推動大屏顯示產業液晶化
前不久,兩家深圳企業接連發布3.5毫米窄縫液晶拼接顯示器,使得安防大屏顯示行業刮起液晶顯示之風,也更加確定2014年液晶拼接顯示產品的新一代縫隙標準為3.5毫米。這讓液晶拼接墻在關鍵指標上和傳統DLP拼接、小間距LED屏、PDP拼接顯示技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結合液晶顯示的價格優勢,3.5毫米標準將進一步推動拼接墻產業的液晶化。
但是,3.5毫米依然是一個比較大的間距。尤其是和小間距LED、PDP拼接、DLP拼接1毫米以內的間距比較,差距依然巨大。因此,很多行業人士在詢問和希望著下一代液晶拼接技術盡快問世——不過,筆者認為,液晶拼接的縫隙進步已經到了極限。
在拼接顯示中,縫隙最小的是DLP背投產品。DLP背投產品能實現0.5毫米左右的縫隙,主要得益于其“屏”上的優勢。背投單元的所謂屏就是一塊一體化結構的光學樹脂。這種背投屏幕具有輕巧、固態可自我支撐、厚度有限的特點。背投拼接單元在屏上的結構,只需要滿足穩定粘結屏和機體就可以。結合背投成像時,投射光線的角度差,DLP拼接單元很容易實現最小的拼接縫隙。
與DLP拼接單元不同,液晶產品的“屏”就是核心顯示器件。液晶屏的特點是多層的復雜結構,而且柔性光學玻璃和液態晶體構成的關鍵層不能自我支撐。液晶屏的復雜性核心在于需要一個LED背光源層。這個背光源層還要由多層的光學結構構成。同時,液晶屏的邊緣部位還需要排布信號和供電的“排線”——這些線纜會占據一定的邊沿厚度。以上這些特點決定了液晶拼接產品的縫隙必然比DLP產品大。
即便和同為平板拼接的PDP技術比較,液晶屏還是具有層次結構更為復雜(PDP不需要背光源),液晶層不能自我支撐(PDP屏能夠自我支撐)的弱點。因此,雖然二者同時都會有信號和供電排線占據邊框厚度,PDP等離子拼接單元的縫隙指標依然能夠領先于液晶產品。
綜上所述,液晶顯示的技術特點決定了,液晶拼接墻會是主流視頻墻系統中最難實現超窄縫隙的產品。這是天生的、固有的、無法改變的瓶頸。
OELD恐成液晶拼接的真正挑戰者
對下一代液晶拼接產品縫隙控制技術的進步持悲觀立場的理由還來自于液晶自身的“競爭者”OLED的加速發展。
相關數據表明,在中小尺寸應用產品上,2015年將是液晶和OLED顯示產品的成本分水嶺。2015年之后,隨著OLED顯示產品成本的下降,在手機、平板電腦、PC等領域,液晶的市場將出現快速的下滑。2014-2016年也將是4.5-6代OLED生產線的關鍵放量投產期。產能的提升和市場規模的增加將進一步影響OLED成本走勢,形成快速的成本下滑曲線。
而在大尺寸方面,據LG表示,其8.5代線成品率已經達到70%以上。DisplaySearch報告中則稱,三星計劃于2015年1季度實現OLED產品良品率達到80%的目標。分析數據顯示,如果OLED產品的良品率接近或者超過90%,其產品成本將與液晶相當。同時,隨著市場供需規模的增加,OLED的制造設備、上游材料成本還有望繼續下降。雖然三星預計OLED電視可能需要3-4年,甚至5年的時間才能大規模普及。但是,市場已經可以看到OLED成熟的希望。
與液晶比較,OLED顯示產品的特點主要是不需要背光源,這就大大降低了產品的復雜分層結構。同時,OLED是固態顯示產品,其屏幕自我支撐性更類似于DLP背投單元,雖然不及PDP屏那么“堅固”,但是卻超過了液晶屏的自我支撐性。同時,在液晶、PDP等離子和OLED三種平板顯示技術中,OLED屏是最輕薄的。這些特點決定了OLED顯示屏至少會具有相當于PDP的拼接縫隙控制能力,同時最終成本更接近于液晶的“廉價優勢”。
此外,OLED產品還可以實現任意弧度的柔性拼接、透明顯示單元拼接、超輕薄拼接墻體設計等,這些現有拼接技術難以實現的差異化應用。
因此,在液晶之后,OLED顯示時代,拼接墻產業渴望迎來最適合于拼接顯示的技術產品。而且還是具有規模制造經濟性的產品。這樣的特點,將使得OLED時代,OLED拼接產品具有更強的“一統天下”的趨勢,并能在更大的市場范疇內推動拼接產品的發展。
液晶拼接技術進展緩慢
每當提到OLED技術的優勢,就會有人說,這個東西離成熟還很遠,反之,液晶拼接的進步速度也是很慢的。
從6.7毫米到、5.5毫米、再到今年3.5毫米,液晶拼接這三部曲用了7年的時間。而技術的發展規律是,越是接近極限,進步越困難,所需的時間也就越多。按一般規律看,從3.5毫米再降低1-2毫米的縫隙,液晶拼接產品至少還需要3-4年的時間。而三四年后,OLED產品的成熟度已經大為發展,甚至接近06-07年液晶拼接剛剛興起時,液晶顯示產品的市場成熟度。
結論是,雖然液晶拼接的接縫技術和OELD顯示技術,是兩個進展速度都不快的技術。但是,OLED發展和成熟的步伐能趕超液晶拼接縫隙壓縮速度的概率很大。
另一方面,平板拼接技術路線的選擇,關鍵還取決于三星、LG等上游供應商。目前的趨勢是,這些上游供應商新增資本投入的大部分已經應用于OLED項目。資本投資趨勢的變化,實質上代表了未來市場格局的變化。退出等離子、穩定液晶、加速OLED這樣的上游戰略選擇,決定了OLED顯示在未來市場,尤其是拼接市場的關鍵地位。甚至,上游面板商還會不會繼續在更小間距液晶拼接顯示單元方面花費“戰略資源”都將是一個問題。
2014年,3.5毫米液晶拼接墻產品的出現即是“大喜”,也是“大憂”。市場留給液晶拼接技術繼續演進的窗口時間已經不多。一旦OLED大尺寸產品成品率進一步突破,行業的視野就會發生轉移,液晶這個行業寵兒就會逐漸成為棄兒。因此,無論從技術特點看,還是從產業格局看,都不應該對液晶拼接產品的進一步演進持過于樂觀的態度,3.5毫米,恐怕是最后的絕響。
結語
筆者認為,大屏拼接顯示行業未來主流技術將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自2009年三星推出超窄DID液晶顯示拼接單元以來,液晶拼接顯示屏憑借超輕、超薄、長壽命、低維護成本、低功耗、高清晰度、節能環保等優點,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就DLP拼接技術而言,由于行業技術積累及發展時間較長,在拼縫方面的優勢使其適合于應用在對拼接畫面要求較高的行業中。而OLED技術方面,還是那句老話,五年內還很難對液晶顯示形成真正的威脅。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