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液晶產業鏈上,玻璃基板是產業上游最關鍵的一環,但也是國內企業最薄弱的一環,90%多的玻璃基板市場份額掌控在康寧等海外龍頭手里�
盡管目前處在投入期,效益仍十分有限,但在超過50%的毛利率誘惑下,包括彩虹股份、東旭光電在內的國內玻璃基板企業仍在不斷加碼這一業務�
業內普遍認為,玻璃基板國產化后成本和售價有望大幅降低,而價格降�10%~20%就能增加液晶面板環節一倍的利潤,對下游液晶面板乃至整機環節撬動效應明顯�
外資壟斷程度�
過去,液晶面板大量依靠外購,每年采購金額數百億元,僅次于集成電路、石油、鐵礦石,但經過多年的國產化,液晶面板環節已經基本被本土企業拿下,完善了上下游產業配套,從而帶動近千億元產值�
從整個液晶產業來看,玻璃基板仍是最為薄弱的一環,90%多的市場份額掌控在康寧、旭硝子等海外龍頭手里�
由于玻璃基板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生產工藝復雜,技術門檻高,國內的玻璃基板生產技術偏弱。此外,國際主要玻璃生產企業大都在面板生產廠商建設初期與其簽訂了緊密的合作條款,且國內企業存在部分專利問題,嚴重限制了國產玻璃的供貨量�
目前,國內可以量產玻璃基板的供應商除了彩虹股份外,還有東旭光電、中建材、洛陽玻璃、南玻A,而有能力提供4.5代線以上較大玻璃基板的企業主要為東旭光電和彩虹股份�
目前,彩虹股份的玻璃基板良率仍然不如國際玻璃領先企業康寧和旭硝子,不同產品線良率大約偏低國際水準15%上下,研發水平、專利壁壘是影響其良率的主要因素。同時,生產經驗也需要時間的累積,而玻璃基板是面板生產企業極為重要的生產原材料,對于品質的要求也相對較為苛刻,例如基板的平整度、微塵顆粒比例等都是影響產品最終表現的重要指標�
彩虹股份也坦言,由于技術工藝以及技術壁壘等因素,國內玻璃基板與國外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這是剛剛開始的產業,康寧已經做了40�50年了,我們目前也才做�5�6年,而康寧在不斷提高質量水平,我們客戶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不斷考驗我們的技術水平”�
業內認為,國內玻璃基板生產企業作為國際市場上的生力軍,同時在良率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在供貨價格上勢必要以比較有競爭力的價格導入面板生產企業�
彩虹股份相關高管表示,國內現在大部分還是進口,市場被國外廠商壟斷,而要與國際競爭,肯定是在產品質量同等水平下進行降價�
“未來肯定還要持續開展技術攻關,提升線體良率,提升生產線的產能,降低生產成本,但還是要根據技術的程度,不是說自己想提高就能提高的。”上述彩虹股份高管坦言�
業內看好玻璃基板國產�
今年10�16日,發改� 、工信部聯合發布�2014-2016年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其中�2016年發展目標中提到 “中小尺寸面板關鍵材料配套率達到60%,大尺寸LCD和AMOLED配套率達�30%”,重點任務中提� “支持高世代玻璃基板等關鍵材料技術,堅持面板企業與配套企業并重發展,鼓勵面板企業加大本地材料和設備的采購力度,鼓勵國內企業積極展開國際合作,支持國內外企業在華合資、支持國外上游關鍵裝備與材料企業,根據我國布局投資建廠”�
此外,今年以來,國內反壟斷風暴波及汽車、芯片、奶粉等多個行業。東方證券在相關研報中指出,“玻璃基板產業的壟斷和暴利性質并不遜色于上述領域,而且確實嚴重影響到國內液晶面板企業的利潤空間,反壟斷風暴隨時有可能波及玻璃基板。如果康寧、旭硝子等海外龍頭如果利用知識產權維護自身利益,很可能成為反壟斷調查的對象。�
業內認為,隨著京東方合肥8.5代線�11月達產,未來兩年內大陸地區將形�6�8.5代液晶面板線達產(京東方北�8.5代線、京東方重慶8.5代線�2條華星光電深�8.5代線,中電熊�8.5代線),月投片量達�78萬片,大陸也將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高世代線產能釋放大潮,并成為全球最大的高世代面板產線集聚區域,玻璃基板國產化已成大勢所趨�
據悉,一�8.5代液晶面板產線投資要200多億元,年產�100多億元,但凈利率只有5%左右;而配套玻璃基板投資遠小于液晶面板 (�40多億�),利潤率�(去年全球玻璃基板毛利率高�67%),國產化后成本和售價有望大幅降低,而價格降�10%~20%就能增加液晶面板環節一倍的利潤,對下游液晶面板乃至整機環節撬動效應明顯�
�8.5代線年產值就達到上千億元,對�8.5代線玻璃基板年需�2000萬片以上,市場規�200億元。如果玻璃基板環節再不拿下,將極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國內花巨資投入的液晶面板很難完全體現到效益上”,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