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編輯�
臺灣科技產業向來一直習慣于大量生產、快速出貨的經營模式,例如NB代工雖囊括全�9成以上市場,但毛利率經常維持�3、保4的狀況,相對于終端客戶,也就是品牌NB業者的高毛利,總有為人做嫁衣的感嘆�
三星結合旗下資源 樹立數字告示行業標桿
臺灣政府推廣數字告示產業的觀念,也跳不出此一框架�
臺灣科技產業向來以硬件生產為主,政府的產業政策皆以增加硬件生產規模為重心,近來有關單位對于數字告示產業的發展看法,也多停留在可消化臺灣TFT LCD產業面板過多產能的階段�
相關廠商也有同樣趨向,臺灣由于環境限制,市場規模向來較小,相關廠商的規模也都傾向集中于某些單一產品上,而缺乏規模較大、事業內容包山包海的跨國企業,因此,在面對數字告示此一新市場時,會直接以本身產品如何切入市場為出發點�
跨國大企業則不然,由于旗下事業部門涵蓋范圍極廣,因此發展數字告示事業時,可由各部門相互調配資源�
以韓國大廠三星來看,三星是跨國企業發展數字告示的積極范例,該公司以擅長的DID商用顯示事業為主力,結合其下系統、通訊、終端服務、無線射頻、安控等事業部,發展出豐富的數字告示產品與服務,同時兼顧硬件生產與軟件服務,由于著力甚久,已成為數字告示產業的標桿廠商之一�
臺灣從TFT LCD布局
臺灣對于數字告示此一產業的關注,與臺灣TFT LCD產業兩兆雙星的地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大尺寸TFT LCD應用發展由上世紀末延續至今,可分為三大階段,最早的應用市場是NB,到2005年,LCD監視器市占率已超�7成,取代CRT監視器成為市場主流。從6代線開始量產后,LCD TV業者開始搶占整體電視市場,成為TFT LCD產業第三波主流應用�
LCD TV市場規模發展雖然快速,產品主流尺寸卻未隨著市場規模成長而增加,目前市面上LCD TV銷售尺寸主流仍停留在30寸,導致TFT LCD廠必須將原本應用于生�40寸級�50寸級產品�8代線,轉為生�30寸級產品,同時衍生產能過剩的問題�
數字告示與TFT LCD的選�
為消化多余產能,并提升大尺寸高毛利產品銷量,TFT LCD業者必須尋找對40寸以上大尺寸面板有相當數量需求的第四波市場應用,以接續第三波LCD TV市場高速成長,并維持較高比例的毛利�
目前LCD廠商將所謂的第四波市場定調于數字告示市場,期待此一市場可創造出相當于LCD TV市場一樣龐大規模的面板需求。例如Samsung便認為公用顯示器可擴大LCD的應用范圍,有利加大TFT LCD面板主流尺寸,如此可提高產品單價及毛利,也有益于消化TFT LCD新世代產能�
單就TFT LCD廠商的如意算盤來看,這是合理的,但要注意的是,數字告示不像監視器及電視是發展成熟的市場,數字告示是全新應用,市場需求并非短時間內可創造出來,需要相當時間的醞釀。這與LCD取代CRT是水到渠成的趨勢不同,電視廠商只要不生產CRT TV而改做LCD TV即可,不需花太多工夫,短時間內便可達成驚人的成長�
從生產方面觀察,TFT LCD新世代生產線投資金額仍高�1�8代線以后的生產線投資,動�20億美元以上的龐大資金,要進行如此高額的投資,產品的目標市場當然要相當明確�
目前LCD TV相對而言是成熟市場,其發展與規模都可確實掌握,但數字告示不然,由于此一市場尚處醞釀萌芽階段,還無法作為TFT LCD業者投資新廠時所考慮的主要產品市場,頂多只能作為次要的高附加價值產品區塊�
標準未定 臺灣廠商快步搶入
再從數字告示其他部份來看,數字告示市場目前尚處萌芽階段,距離成熟穩定還有相當遠的路要走,數字告示具備的高發展彈性,使其有機會成為最具創新發展要素的科技結合體,且不局限于硬件,在軟件方面的內容設計創作、運作維護的相關服務、廣告銷售等商業模式,也具備高度發展彈性�
無既定的產業標準,與臺灣廠商習慣采取追隨國際標準出線后,再大量生產的商業模式并不相符,但對于在微利年代中苦無提高毛利發展機會的廠商而言,現在正是發展數字告示的最佳時機,關鍵就在靈活運用現有科技,采取客制化少量多樣的產品策略�
監視器技術方面,目前是百家爭鳴,為數字告示廠商提供前所未有的多樣化素材,例如已相當成熟的LED看板、TFT LCD、PDP及逐漸成熟并前途看好的電子紙�3D監視器、AMOLED等�
系統服務商也有多元的傳輸技術可供選擇,例如網際網路、無線網路、PHS�3.5G、WiMAX、LTE、甚至傳統的有線電視傳輸等,相關廠商可視客戶要求,采取模組方式搭配�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國際光電與顯示�9月刊,歡迎訂閱!
訂閱咨詢�0755-86149014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