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2016年開始,OLED陣營得到了進一步擴大,上游面板廠商正在逐步增多。在市場方面OLED電視市場份額尤其是高端市場的比重今年持續攀升,而創新形態的OLED電視將開始商用。無論是中小尺寸屏應用,還是大尺寸電視終端應用,2016都是OLED大放光彩的一年,而2017將成為新的拐點。近日在中國OLED顯示產業峰會上,中關村在線記者有幸對享有“OLED之父”盛名的鄧青云教授進行了專訪,他認為從2017年開始OLED電視將會很快取代液晶電視。
“OLED之父”鄧青云教授
未來屬于OLED而不是LCD
OLED被譽為下一代顯示技術,鄧教授認為OLED是一種比LCD更加高端的技術,原因之一是因為OLED可以做到自發光,而LCD需要背光支持。LCD技術的發展已經超過了50年,目前已經非常成熟,但是它仍然有自己的缺陷,而OLED可以很好解決這些問題。鄧教授表示LCD無法呈現完全純正的黑色,這也包括目前的量子點技術,而OLED可以呈現出最純粹的黑色,這是它們最根本的區別。
鄧教授認為在實際應用領域雖然不能說OLED比LCD優越很多,但是OLED的性能表現確實要比LCD更加卓越。目前OLED在電視市場發展了5年左右,它的發展速度要比LCD更加迅猛,所以我們才將OLED視為下一代顯示技術,而LCD是現代技術。同時鄧教授表示,如果OLED的價格能夠降低,那么OLED電視將完全取代LCD電視。
其實在取代LCD的層面,目前在中小尺寸市場已經有所表現。比如在手機產品、穿戴設備、車載顯示上都能夠看到OLED技術。鄧教授表示現在廠商都會將投資放在OLED領域,而不是LCD領域,更多的研發實力都專注于OLED技術。鄧教授也堅信未來是屬于OLED技術的。
OLED發展速度超過預期
鄧教授表示,他本人作為OLED技術的發現者,親眼目睹了OLED技術變成產品,走進了現實,這對他本人來說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也讓他感到非常榮幸。在過去5年,OLED技術發展非常迅猛,而LCD技術趨于平淡,這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件足以感到驚訝的事情。同時在顯示領域,OLED發展如此之快,實屬罕見。
QLED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對于時下同樣火熱的量子點顯示技術,鄧教授表示目前的量子點技術是基于液晶之上,它在色彩表現上做出了一定提升。而第二代量子點技術(QLED)還處于研究階段,目前還沒有進入開發和生產,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在使用壽命上,QLED與OLED根本不在一個競爭層面上,想要追趕上OLED技術,QLED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OLED能夠帶來更出色的體驗
OLED針對手機市場同樣存在很多優勢,在能耗方面,OLED的表現也要顯著優于LCD。同時消費者更加關注的價格問題,其實在手機市場中OLED和LCD的價格非常接近,尤其是在5英寸的手機產品上。在價格想接近的情況下,人們更傾向于OLED,因為它可以做到更加輕薄,能耗更低,顯示效果更加出色。手機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OLED已經開始融入高端手機市場份額,手機市場和電視市場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消費者更傾向花多一點的錢買一個高端產品,因為它帶來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
來源:中關村在線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