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0日,對已是而立的王武來說,值得紀念:到京東方工作3年,他第一次作為項目經理研發的產品——新型55英寸4K顯示屏,開始量產�
這塊采用新型架構,節省驅動IC數量,降低成本的新產品,是王武帶領著團隊30多名80后�90后,歷時半年研發的結果。這也是王武在2016年參與設計研發的產品之一�
大尺寸新�4K屏打破技術壁�
在王武的筆記本上,記錄著他和團隊成員一起這一年負責研發的產品和項目,記者粗略數了數,有近十款。其中新�55英寸4K顯示屏、新�49英寸4K顯示屏、低功耗低存儲電容技術開發、掩膜板技術開發等項目已經結題�
如今已是科室負責人的王武,說起剛結束�2016年,憾慨萬千�“加班成了常事。特別是我們團隊在研發新型55英寸4K顯示屏時,不加班都不正常,忙的時候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第二天照常上班�”原來,之前單純做研發設計的王武,在新�55英寸4K顯示屏項目組里,已是項目經理,除了進行技術攻堅,還管理著30人的團隊�
2016�12�20日,當這塊采用新型架構和像素結構設計的液晶顯示屏量產時,王武說了句�“真的是值得�”
王武說的“值得”有兩層含義,一是研發技術上的創新,二是自己的成長�
�2016�6月開始,王武接到公司任務,帶領著團隊研發新型55英寸4K顯示屏�
“因為屏比較大,最怕的就是亮點多,這個項目的技術難點之一就是要減少多亮點不良�”加班加點地分析,讓王武團隊攻克了這一難題�“累是肯定累,累得有成果就好�”
8.5代TFT-LCD生產線也可生產手機屏
重慶京東方,像王武這樣的研發人員還有很多。正是這樣的一批研發人員,推動京東方不斷創新�
以第8.5代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屏)生產線為例。在半導體顯示行業,�8.5代生產線被稱為高世代線,一般用來生產筆記本電腦和電視等較大尺寸的顯示屏,但在重慶京東方,這條高世代生產線,還能生產手機屏�
這在外行人看來簡單的一個舉措,實際匯聚了不少的創新�“可以說是顛覆了行業的一個傳統慣例�”京東方有關負責人解釋�
一張玻璃基板,�8.5代生產線做手機屏,和5代線相比,數量是5代線�4倍左右,“數量增加了,這就使得它的線路更密集,加之手機屏相素更高,要使相素點更小,控制相素點的線路就要更細更密,精度就更高,所以技術難度更高�”
高世代線上生產手機屏,其實也是重慶京東方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的一次創新�“今年以來,手機屏的市場完全是供不應求,所以就想高世代線上能不能生產手機屏�”這一創新,重慶京東方用了6個月時間。而重新建生產線需�3年,重慶京東方贏得了時間和效益�
對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東方給予的創新寄語,京東方這一年交出了滿意�“答卷”�2016年,京東方集團全球首發產品覆蓋率�40%,推出全球領先的10K�8K等超高清產品,多次斬獲SID“Best in Show”獎�“IFA 產品技術創新大�”、CEATEC“生活方式創新產品大獎”等國際榮譽。京東方產品市占率穩步提升:截至2016年四季度,京東方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市占率全球第一,顯示器顯示屏市占率全球第二,電視液晶顯示屏市占率全球第三�
三種“科技創新�”吸引千余家企業申�
重慶京東方創新,是重慶企業在追求創新上的一個縮影,鼓勵創新、探索創新,重慶從未停止腳步�
重慶市第四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提出�“開展科技創新券試點,重點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向第三方創新服務機構購買專業化服�”�
“科技創新�”,具體分為三種:
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創新券:額度�2萬元,用于支持科技型企業購買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研發服務�
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創新券:額度為20萬元,用于科技型企業首次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所需的研發活動或購買科技服務�
科技型企業掛牌成長創新券:額度分別為30萬元�10萬元,用于申請在新三板、重慶OTC科技創新板掛牌的科技型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和購買服務�
11�3日,重慶�2016年科技創新券申領工作正式啟動,當天即有223家提交材料,申請領取科技創新券�
來自市科委的統計數據顯示,科技創新券政策實施以來,截至目前,已�1115家科技型企業申領科技創新券,總金額近2.3億元�
把科技人才科技金融都納入共享平�
孫敏惠所在的重慶富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這上千家領到科技創新券的企業之一�“我們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創新券,額度為20萬元;另一個是科技型企業掛牌成長創新券,額度為30萬元�”
“我們在網上點擊申領,不�1分鐘,就在線申領完成�”回想�11�3日的申領過程,孫敏惠感慨�“沒想到這樣簡單,就可能拿到50萬元�”
�2016�10�8日正式上線的重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是兌現“科技創新�”的平臺之一。在這個網址為www.csti.cn的平臺上,整合了大型科研儀器、科技人才、科技文獻、研發基地、科技成果、科普、自然科技資源7個方面的開放共享資源�
我市將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納入共享平臺,比如在科技人才資源方面,共享平臺聚集了市內外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科技人才資源11萬多人�
“按照我市實行的科技創新券制度,符合條件的用戶可申領最�52萬元的科技創新券。用戶可在共享平臺使用科技創新券,抵扣資源單位和服務機構收取的服務費用�”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說�
為創新驅動發展出臺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
需求導向性強、受益主體廣泛、申領方便、兌現方式新�……在談及重慶出臺的創新券政策時,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董事長陳勇這樣總結重慶創新券的創新之處�
“最重要的是,提高了科研機構參與實用性技術研發的積極性�”陳勇說,長期以來,因為財政性科研項目嚴格、死板的預算制度,使得科研機構經常遭�“申報項目難,使用經費更難”的尷尬。側重于論文數、專利數的考核體系,又進一步抑制了科研人員承接實用性項目的積極性。兌現創新券獲得的現金,作為研發機構一筆單純的技術性收入,可以按照研發機構的意愿自由使用,這對研發人員來說,是直接的激勵�
據了解,重慶�“三張創新�”,到2018年將累計支付5億元以上�
其實,鼓勵創新,重慶遠遠不止這一條措施�
《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的出臺耗時3個月,不僅在起草時認真聽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負責人、科技工作者意見,相關部門還組�10個工作組�150多家企業進行訪談,同時向500多家大型企業、小微企業發放科技創新政策問卷調查,逐條研究吸納各方意見建議�
“《意見》通篇全是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一位科技界的同志說�#p#分頁標題#e#
陳勇評價說:“這些措施,必將點燃重慶創新的烈焰�”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