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微電子副總裁曾章�
從非晶硅到LTPS的突破,再到AMOLED,天馬微電子基于30多年的技術積累,已經發展成為全球中小尺寸顯示技術的引領者。在AMOLED技術與產品的布局上,天馬微電子也是國內最為積極的面板廠商之一。在2017中國國際OLED產業大會上,天馬微電子副總裁曾章和以“AMOLED,引領未來顯�”為主題分享了天馬微電子OLED領域的發展與布局�
“OLED未來發展前景很美好,但是要真正進入商品化發展階段還面臨很多挑戰,主要體現在材料和設備上�”曾章和副總裁對OLED未來發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相對發展更為成熟LCD,OLED還不能像LCD那樣,只要購買相關的設備就能在短期內實現量產,面臨的挑戰還非常大,還需要做相關的技術儲備與開發,更需要業界特別是材料和設備共同努力,一起推動OLED技術不斷完善發展�
在OLED技術發展與布局上,曾章和副總裁表示,天馬微電子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從非晶硅TFT-LCD到LTPS TFT-LCD,再到LTPS AMOLED,特別是2013年在上海投建�5.5代AMOLED生產線以及布局成熟的LTPS技術,�6代AMOLED產線順利量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介紹�2015年天馬微電子在武漢投建了6代AMOLED生產線,�2017�4月成功點亮,成為中國第一條點亮的6代AMOLED生產線,目前在OLED量產技術上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從全球OLED技術發展應用來看,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領域走在行業發展前列,LG Display在大尺寸OLED電視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中國OLED面板廠商還有一段路要走�”曾章和副總裁表示,不僅是產品技術開發,還有設備和工藝的研發,天馬微電子正不斷克服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為克服OLED蒸鍍過程中FMM所面臨的問題,開發了透過像素的演算法來降低相關的要求。同時,針對因背板技術導致亮度不均的問題,不斷搭配和改善背板技術的工藝,提高產品良率。隨著OLED產品逐漸普及,產品解析度不斷提升,OLED產品不僅可以用在智能手機,還可應用在AR/VR、柔性顯示領域,但產品應用還面臨著包括材料和設備,以及設計的驅動、優化的挑戰�
隨著全面屏在今年爆發式增長,消費者也希望無邊框的產品體驗,但是但對LCD和OLED來說,邊框的壓縮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技術挑戰�“柔性OLED由于可以彎折,似乎這方面的困難更少。但無論是剛性OLED,還是柔性OLED,邊框涉及到像素電路、材料,還需要更成熟的切割工藝,這是我們產品開發和客戶對接、運用上面臨的問題�”曾章和副總裁介紹,無論是柔性OLED,還是剛性OLED都需要超薄的模組,因此除了顯示以外還必須加上觸控性能的整合,這就延伸出截面的應力、可靠性、強度等問題。他認為,從輕薄化角度而言,未來OLED顯示觸控系統的整合會往In-cell方向發展,可以進一步降低模組的厚度�
“相對LCD而言,功耗是OLED一項巨大的優勢。但功耗不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因為在功耗的優化提升中我們會考量包括真實顏色的實現、壽命。當功耗推進到一個程度以后,我們會更多關注跟顯示畫靀壽命以及OLED量產良率相關的議題�”曾章和副總裁表示,天馬微電子�2015年開始生產出1.5英寸的可彎曲的樣品,2016年生產出�5.5英寸HD手機柔性的樣品�2017年又推出了高解析度的柔性OLED樣品,未來將繼續推進更高的解析度的柔性OLED產品的開發。他也表示,天馬微電子正在推進更好的曲率半徑(小�3mm)、更多彎折次數的柔性OLED的產品以及薄膜封裝的技術的開發�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