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集邦科技旗下WitsView指出,雖然iPhone X銷售狀況不如預期,使生產有機二極體(O LED)面板的三星下修產能利用率,但由蘋果帶動的OLED面板風潮已經成形�
WitsView預估�2021年采用OLED面板的智能手機滲透率將可�46%,OLED在技術成熟度及生產成本上的優勢,短期內將讓Mini LED在智能手機市場難有發揮空間�
友達光電則維持先前法人說明會的看法,雖然全球知名品牌手機采用OLED面板,帶動市場快速攀升,但最新的高階智能手機,并沒因搭載OLED面板大賣,OLED面板其實也不是萬靈丹�
友達認為,微發光二極體(MicroLED)面板會是臺灣面板業的機會,友達投入很多資源;另外,應用在面板背光源的迷你發光二極體(MiniLED)也有很多機會,可提高面板規格、性價比�
WitsView指出,在三星OLED面板除供應蘋果iPhone,更要供應自家品牌高階智能手機,但其他面板廠OLED生產良率低落,因此各手機大廠也試著在替自己的旗艦機種尋找可替代的技術�
雖然Mini LED在規格上具備可與OLED媲美的高色彩飽和及高對比,加上又可支持高動態穩定范圍(HDR)功能,一度成為業者考慮的產品�
不過,OLED除了高色飽、高對比及反應時間快,最大優勢在于其自發光及可彎折的特性,讓手機廠商不論是在厚度或是外型設計上都更有彈性�
WitsView說明,Mini LED在原本液晶顯示器(LCD)結構不變的前提下,將LED芯片尺寸微縮�100�300微米,透過矩陣式排列法在背光模組中布滿LED。以5.5吋全高清(FHD)螢幕為例,使用的LED數量就高�2000�1萬顆不等�
LED顆數少時會需要較長的光學距離,使得整機的厚度增加;LED顆數多時雖然可以縮短背光所需的光學距離且均勻性較佳,但會衍生出散熱問題并使得成本大幅增加,如何取得平衡是目前廠商仍待克服的瓶頸�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