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電視市場的品牌整機出貨總量為1639萬臺,同比2023年下降4.2%。
在逆勢行情下,各彩電品牌“境遇”也是更加趨于“分層化”。其中,中國電視市場前8大品牌,即海信、小米、TCL、創維、長虹、華為、康佳、海爾以及含其子品牌的出貨總量達1557萬臺,合計占到整體市場份額的95.0%。
而外資四大品牌(索尼、三星、夏普和飛利浦)的上半年出貨總量不到60萬臺,合并出貨量同比下降19.5%。該外資四大品牌的市占率不到4%,長期處于市場底部。
從數據上看,國內彩電市場外資品牌形式在進一步“堪憂”。四大外資巨頭整體銷量不如華為一家的“總量”。
洛圖數據顯示,排名在TOP5之外的華為智慧屏上半年出貨量約在70萬臺,而即使這樣其比四大外資總和多出十萬臺。
從絕對數字來看,可能和TOP4頭部品牌還有一定的差距,海信、小米、TCL和創維這四家一線TOP4品牌,在上半年出貨總量均在300萬臺左右。
但是和長虹、海爾、康佳等傳統二線品牌已經在“伯仲之間”——華為正在從其它品牌,成功變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二線品牌。
此外,四大外資品牌總量竟然相當于華為智慧屏一個品牌出貨量。這間接也反應了當下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窘境和落寞”,從銷量上來說已處于絕對邊緣化地位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